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陕西省西安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2014—2015年西安市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通过对西安市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明确该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在一定区划原则基础上,进行指标的选择和分析。[结果]将西安市划分为6个水土保持区,提出各分区的水土保持治理方向,为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结论]西安市开展水土保持应在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依据水土保持分区,以城区为核心,以河流和道路为廊道,对各斑块实施水土流失与环境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或不还田"与"地下水或黄河水灌溉"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或不还田"与"地下水或黄河水灌溉"对冬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的小麦根际脲酶活性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折线变化趋势,转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总体均成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处理在4个生育期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小麦根际脲酶活,同时,除灌浆期外,地下水灌溉比黄河水灌溉更利于小麦根际酶活性的提高。各处理对小麦转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生育前期,各处理对小麦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拔节期,秸秆还田处理和地下水灌溉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磷酸酶的活性,促进植物和微生物对磷素的吸收和转运;孕穗期地-还处理下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另外3种处理方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分析土壤酶活性与作物生长及土壤根际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动态变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了s2-9和s1-146a两个矮秆突变体,其植株矮小,成熟期株高分别为日本晴的26.3%和19.2%;苗期叶片较宽,叶色深绿;穗型仍为散穗但穗长变短,粒型未发生改变。对水稻胚乳的α-淀粉酶诱导实验表明,这两个矮秆突变体与GA的信号传导途径无关,外源活性GA3对水稻幼苗株高的促进实验显示它们应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有关。利用突变体与籼稻品种Dular分别杂交构建了F2群体,精细定位表明这2个突变体的表型与水稻Dwarf18 (D18)基因紧密连锁。序列分析发现这两个矮秆突变体的D18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在s2-9突变体中D18基因的内含子3'' 拼接点发生单碱基突变,s1-146a中D18基因编码区的单碱基突变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出现。RT-PCR结果显示,在s1-146a中D18基因表达明显增强,但在s2-9中未检测到D18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甲乙基毒死蜱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毒死蜱基础上经过化学修饰设计,合成出一种me-too高效新型杀虫剂--甲乙基毒死蜱.通过对甲乙基毒死蜱与毒死蜱进行毒性测试,以期为毒死蜱类药物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NDVI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DVI时空演变可以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和水土流失情况,是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利用8年期MODIS NDVI构建时序数据集,借鉴时空数据分析模型,以栅格像元为分析单元,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NDVI变异系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2003年和2010年地表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西安市总体植被生长状况平稳良好,南部山地和渭河洪冲积平原区植被长势维持平稳,沿山洪积扇、黄土台塬区以及骊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效果显著,在新建城区和城市重点开发区植被出现退化趋势。经过分析,引起西安市局地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基于像元的变化趋势分析更易于体现区域NDVI时空演变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6.
侯雷 《安徽农学通报》2023,(15):126-132
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紧缺、防治城市内涝及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雨水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了雨水利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结果表明,“雨水利用”“雨水资源”和“海绵城市”的关键词频率及中心性较高。国内雨水利用的研究可划分为农业雨水利用、城市雨水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3个阶段,其研究热点可总结为4个方面,即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资源利用效益及潜力、雨水径流污染和海绵城市建设。本研究可为雨水资源化利用及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