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为研制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以鸭疫里默氏菌血清1型 RAf63株和2型 RAf34株为菌种,培养,灭活,浓缩,混合后制成二价灭活疫苗。2倍量接种6 d 樱桃谷鸭测定疫苗的安全性;接种6 d 樱桃谷鸭,免疫后5、10、14、21、35、49、63、70 d,进行攻菌试验,测定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免疫后14 d 产生保护,保护率为90%,免疫持续期可达60 d。研制成功可用于预防由血清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72.
从某樱桃谷种鸭场病死樱桃谷种鸭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HeNl403),该病毒能在79h内致死10日龄番鸭胚,对8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为33.3%。应用鸭l型甲肝病毒特异性引物对HENl403分离株讲行RTPCR检测,可扩增到约200bp的目的条带,并对分离株的VPl基因进行扩增,得到714bp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73.
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呼肠孤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副粘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检测,结果仅扩增出约330 bp大小的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条带和约680 bp大小的鸭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条带,结合临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合感染。  相似文献   
74.
鸭疫里氏杆菌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原称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anatipestifer)可侵害雏鸭、雏鹅、雏火鸡以及野鸡等多种雏禽,但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由该菌引起的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除直接引起感染鸭出现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还可引起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此外因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发育迟缓而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发病率5%~90%,病死率高达80%。该菌最早由Rie…  相似文献   
75.
自表现产蛋异常(产畸形蛋、产蛋量下降)种番鸭群的死亡种番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式为1,9,12∶g,m∶-)。通过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雏鸭和小鼠致病性很强,经药敏试验测得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76.
种番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分离及其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表现产蛋率下降、产蛋异常的种番鸭输卵管粘膜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命名为E05。参照GenBank上发表的鸭源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286 bp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EDSV 100kD蛋白序列比对,扩增片段与已登陆的基因片段完全相符,同源性100%。  相似文献   
77.
PCR检测鸭疫里默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本研究室分离、鉴定并保存的42株鸭疫里默氏菌(包括8个血清型)、9株鸭源大肠杆菌和4株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的鸭疫里默氏菌均能扩增出809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鸭源大肠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阴性。试验证明以细菌DNA和全菌体分别作模板,对PCR的扩增结果无影响。经过优化的该PCR方法能检测出的最低DNA量为1pg。  相似文献   
78.
2013年7月5~7日,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和莆田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福建省华融禽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龙海市顺兴良禽种鸭场  相似文献   
79.
利用新兴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体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针对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8个位点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鹅细小病毒的LAMP方法.试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水浴下50 min内即可完成GPV的检测,且其检测灵敏度达150 pg·μL-1;与其他常见的病毒无交叉反应.以钙黄绿素和Mn2+作为荧光指示剂,可快速、直观判定反应结果,可见该方法为适合基层及现场快速检测、实用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80.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WR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禽坦布苏病毒WR株核酸中扩增其NS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NS1,进行条件优化诱导表达,将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62kD的重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