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标]研究石榴皮多酚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十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石榴皮多酚可以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且可以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结论]石榴皮多酚具有体内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不同贮藏时间对陈香岭头单丛茶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测定不同香型(兰花香型和蜜兰香型)不同贮藏时间(贮藏5、10、15、20年,对照组2016年制作),岭头单丛茶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兰花香型和蜜兰香型单丛茶水浸出物含量和pH值下降,水分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茶多酚含量蜜兰香型上升,兰花香型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兰花香型上升,蜜兰香型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兰花香型为先下降后上升,而蜜兰香型上升。2种香型单从茶除了对照组的茶多酚、贮藏5年的pH,其余指标同一贮藏年份2种单丛茶的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贮藏有利于蜜兰香单从茶茶多酚、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兰花香型单从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而茶多酚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相对稳定。结合感官审评,兰花香型单丛茶贮藏20年品质最好,蜜兰香型单丛茶贮藏15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3.
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纯化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得到棕色素粗品,利用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棕色素粗品,并且研究了pH、氧化剂、还原剂、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纯化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通过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后分别制得色素Ⅰ和色素Ⅱ,色素Ⅰ提取率为6.2%;色素Ⅱ提取率为5.3%。色素Ⅰ和色素Ⅱ性质相近,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70 nm和670 nm,两种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均有沉淀产生,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双氧水使其褪色,而亚硫酸钠不影响其稳定性;色素Ⅰ耐高温,色素Ⅱ在80℃下较稳定;金属离子Na^+、Ca^2+、Cu^2+、Zn^2+、Mg^2+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Fe^3+、Al^3+、Pb^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柠檬酸、维生素C、山梨酸钾、氯化钠、苯甲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而蔗糖会影响两种色素的稳定性。首次提取纯化制得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因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并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所以核桃外果皮棕色素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34.
采用固态发酵法,进行了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同时尽量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素酶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酒率的影响.实验分2组,第1组为空白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第2组为对照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纤维素酶0.8%,发酵时间为114 h.结果表明,第1组折算,甜高粱茎秆发酵产酒,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3.5 g/100 g;第2组折算,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6.56g/100g,比不加纤维素酶的乙醇得率提高了3.06%.  相似文献   
35.
以新鲜羊肉为原料,山梨酸钾、异Vc-Na、Nisin、茶多酚为保鲜剂,研究了4种保鲜剂对新鲜羊肉经PA/PE袋真空包装后在4℃贮藏条件下色泽、菌落总数、pH、TVB-N值等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肉贮藏前经保鲜剂处理能够较明显的抑制TVB-N 值、菌落总数和pH值的上升速度,保持较高的a值,达到保鲜的目的,使用保鲜剂在延长羊肉货架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保鲜效果增强.四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依次为山梨酸钾>茶多酚>异Vc-Na >Nisin.  相似文献   
36.
采用通风发酵罐进行酵母菌富硒的研究,结果饲用酵母菌富硒的效果受硒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影响,其中硒添加量对酵母菌的生物量(产量)和硒含量影响较大。考虑到试验中的工业化因素,认为以硒添加量20mg/L、接种量10%、发酵时间25h,为符合生产实际的富硒发酵理想条件。硒酵母菌的生物量达445.4-480.4mg/100ml.硒含量达501.51-604.44mg/kg。  相似文献   
37.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以感官评定及最终pH值为评价标准,对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m)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发酵鹰嘴豆乳与牛乳混合乳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豆水比为1∶8(kg∶L),牛乳与豆乳混合比为1∶2(L∶L),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24h时,产品的豆腥味较淡,酸味、口感最好。  相似文献   
38.
采用里氏木霉DWC-5和50℃,转速110r.min^-1的摇瓶中发酵7d。在装液量40ml、初始PH6.5,接种量0.5%-1.5%,菌龄2d,培养时间7-9d、温度45-50℃,CMC酶活、FP酶活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9.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比较中华鲥(Tenualosa reevesii)和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两种鲥鱼洄游路径中对温度的适应性特征,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美洲鲥养殖及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美洲鲥在繁殖、育苗和养殖阶段的温度适应性变异现象,提出适合美洲鲥养殖的温度和水质管理方案,以期降低高温缺氧综合症(thermal hypoxemia)和低温水霉病引发的养殖风险,促进其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0.
一株产低温果胶酶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菌株产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橘皮粉2.0g,葡萄糖1.5g,蛋白胨0.5g,酵母膏0.5g,CaCl20.1g,SDS0.4g,K2HPO40.2g,KH2PO40.05g,蒸馏水100mL,pH值为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