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对野生结缕草WZG43与WZG133进行低温与干旱胁迫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叶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结缕草WZG43和WZG133的叶片中共检测出了14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迅速积累,且低温胁迫下的氨基酸积累幅度显著大于干旱胁迫下的氨基酸积累幅度,表明结缕草WZG43和WZG133对4℃低温环境的适应性不如20%PEG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系高羊茅应答高温胁迫的初级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温对高羊茅初级代谢的影响,对耐热性不同的两个高羊茅基因型PI 578718(耐热)和PI 234881(热敏感),进行40℃/35℃(昼/夜各12 h)模拟高温胁迫21 d,分别于不同时间段取样测定生理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持续下降,电解质渗漏加剧,与耐热型基因型相比,热敏感基因型各生理指标变化更明显。通过GC-MS分析,检测并鉴定了25种初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有机酸和脂肪酸(9种)、氨基酸(9种)、糖类和糖醇(7种),其中氨基酸(如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糖类(如蔗糖)和糖醇(如肌醇)在叶片中大量积累,而有机酸和脂肪酸类(如柠檬酸、棕榈酸)在根系中大量积累。高温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中代谢产物如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蔗糖、肌醇、柠檬酸、棕榈酸含量的升高或维持,可能是耐热基因型PI 578718与热敏感基因型PI 234881之间耐热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剂并参与呼吸作用的三羧酸循环途径,它的高积累,可能更有助于提高高羊茅对高温胁迫的耐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大豆源库间物质转化及同化物运输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新近的研究,综合归纳大豆的重要生理特性、源库物质转化、同化物质分配运转规律和新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大豆籽粒形成期14C同化物的分配和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傅金民  张庚灵 《作物学报》1999,25(2):169-173
在籽粒形成期,大豆不同叶位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具有明显的“局部供应性”,供应中心是本叶腋内荚粒。然而,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14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又具一定麦异,倒13叶分配到茎和英粒的14C-同化物高于倒1、4、7叶。叶片14C-同化物向其他各节位不同器官分配的量较少,并存在明显的“同侧运输性”,主要分配到同侧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豆根系和冠部的生长量动态均呈“S”曲线78%的根系集中于地表以下0—20cm和植株四周0—5 cm的土体内。根量从地表向下依土层深度、从植株向外依侧向距离呈半对数函数曲线下降。调节种植密度和施用化学肥料可促控大豆根系和整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夏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傅金民 《大豆科学》1994,13(1):16-21
本文研究了夏大豆的群体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夏大豆群体内光强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群体光合随光减弱而明显下降。开花结荚期一天中,13时群体光合速率达最大值。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大的光合速率在上午上升得快,峰值持续的时间长,对早,晚的弱光利用率较高。音以前和19时以后,各群体的光合速率均为负值。分枝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主要决定于种植密度。开花结荚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种植密度呈抛物线关系,与百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  相似文献   
17.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不同植物对氮素的需求不同.本研究以饲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W r a n g l e r'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氮素水平[2 mmol·L–1(N1)、5 mmol·L–1(N2)、10 mmol·L–1(N3)]对狗牙根光合生理及牧草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其生长、光合及牧草品质最优的施氮量.结果表明:与施加N1相比,施加N2和N3时狗牙根'Wrangler'的长势明显更好,株高显著提高(P<0.05);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速率(Fv/Fm)等光合生理指标显著升高(P<0.05);饲用品质指标粗纤维含量显著提高,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与施加N1和N2相比,施加N3时狗牙根的光合性能(PICS)最强,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10 mmol·L–1是饲用狗牙根'Wrangler'的最优氮素供应水平,研究结果为饲用狗牙根'Wrangler'的日常施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