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在前期精子与慢病毒孵育法制备的转基因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猪上的遗传状况.【方法】通过转基因猪与野生猪交配扩繁后,运用PCR和Southern-blot法对转基因G_1和G_2代进行外源基因的检测与遗传分析.【结果和结论】采用PCR法检测,G_1代PCR阳性率为25.42%(15/59);G_2代PCR阳性率为46.67%(7/15).在12头阳性转基因猪的13种组织中,外源基因在多种组织中均有存在;对阳性转基因猪的胃、垂体、下丘脑组织的RT-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在66.67%(24/36)的组织样品中均有表达.表明在精子与慢病毒共孵育法制备的转基因猪中,外源基因能整合到猪的基因组,并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盐酸血竭素(DP)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选酶A(SrtA)的活性及机制,本研究利用纤连蛋白黏附试验和细胞侵袭试验,验证DP通过抑制SrtA的活性影响S.aureus黏附于纤连蛋白和降低其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荧光底物肽实验,测定DP对S.aureus SrtA的抑制作用;利用生物膜试验,观察DP对S.aureus形成生物被膜(BF)的影响能力;利用分子模拟和定点突变方法,分析验证DP对SrtA的活性中心影响作用。结果表明,DP分别在2μg/mL、4μg/mL、8μg/mL和16μg/mL时,可显著性抑制S.aureus SrtA蛋白的催化活性,且这一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DP可以通过影响SrtA的催化活性从而阻碍其表面蛋白锚定于宿主细胞表面,进而降低S.aureus侵袭细胞的能力;DP在8μg/mL和16μg/mL时可以显著降低S.aureus与纤连蛋白结合的能力(p<0.01);DP在2μg/mL、4μg/mL、8μg/mL和16μg/mL时均可以显著降低S.aureus形成BF的能力;DP可通过与SrtAΔN59中的P30和T105结合而封闭了其活性中心。综上所述,DP可作用于S.aureus毒力因子SrtA,通过抑制SrtA的活性达到减弱其毒力的效果。本研究将为DP抗S.aureu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以健康家兔和小鼠为试验材料,通过肠推进试验和离体回肠法研究了中药“肠宁”对动物机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肠宁”能有效抑制家兔离体肠管,使其收缩幅度降低,舒张时间延长,并且对硝酸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小肠蠕动加快起到拮抗作用;能减缓活体小鼠小肠的蠕动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4.
淀粉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差。文章就淀粉对鱼类生长、免疫及血糖的影响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5.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在设计性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掌握教学技巧,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6.
熊胆汁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能,常用于惊风抽搐、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活熊引流技术提取胆汁,但在提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试验对患有胆囊炎熊胆汁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针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了中药筛选,旨在筛选有效药物为预防和治疗熊胆囊炎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培养基:普通琼脂、普通肉汤、伊红美蓝、麦康凯、三糖铁琼脂斜面、远藤氏培养基均按常规方法配制。试验药物: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延边大学农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仪器:立式高压蒸气灭菌器、显微镜…  相似文献   
27.
连翘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和开发理想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抑制剂,用连翘作用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提取其基因组DNA,并以大肠埃希菌AcrA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成功扩增出AcrA基因中1005bp的片段,与多重耐药菌种中的Acr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连翘改变AcrA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能有效抑制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减弱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28.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大肠杆菌形成多重耐药的原因主要与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存在的AcrAB外排系统有关。本试验首先用环丙沙星、四环素和氯霉素对敏感大肠杆菌进行多重耐药诱导,使敏感大肠杆菌具有了多重耐药性。然后对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以基因库中AcrA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基因组为模板,对Acr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了1005bp的片断,并与基因库中AcrA基因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同源性为99.8%。结果表明:AcrA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29.
试验就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释药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聚乳酸、贝尼尔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含量不同对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释药速度明显慢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微球;贝尼尔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含量越高,体外释药速度越快。通过体外释药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贝尼尔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虫草素抗弓形虫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虫草素与弓形虫RH株共同作用48 h后,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安全的虫草素浓度。结果显示,以1μg/mL~200μg/mL (以对细胞的抑制率均为0判定)的虫草素为细胞的安全浓度。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GFP株,同时分别加入1μg/mL~100μg/m L虫草素,根据弓形虫的荧光强度,计算虫草素对弓形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显示,虫草素对弓形虫的IC50为31.24μg/mL,且其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与虫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株,同时加入100μg/mL虫草素,2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并统计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弓形虫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影响;24 h后采用吉姆萨染色后统计细胞感染率;收集上述各组细胞样品,一部分细胞采用q PCR检测细胞中弓形虫B1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一部分细胞采用IFA检测并统计每孔细胞100个空泡(PV)中的弓形虫速殖子的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