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on Mahan  冯占雨 《养猪》2007,(3):21-24
现代养猪生产中,由于高产母猪品系的引入,使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不断增加,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也不断提高。母猪妊娠的最后14天,胎儿将占总需求量近50%的矿物质(常量和微量元素)沉积到发育中的自身体组织中。哺乳阶段,母猪沉积的矿物质比妊娠后期更高,并且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看来,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是研究母猪矿物质营养的关键时期。母猪奶水中矿物质的组成主要受基因控制,但也受到哺乳阶段和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在连续6个繁殖周期给母猪饲喂有机微量矿物元素的试验中,母猪的繁殖表现有所改善,每年能够多产1~2头仔猪。相对于低生产力母猪和非繁殖母猪,高产母猪机体矿物质含量更低,这是因为高生产力使母猪矿物质损耗加剧。  相似文献   
62.
冯占雨 《养猪》2007,(1):17-18
对于母猪群体来说,营养、饲养、基因、设施和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措施是提高整体繁殖性能和利用年限的最重要手段。饲料添加剂不应只作为掩盖某一方面不足的措施,而应该作为单独手段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与应用在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上的传统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繁殖母猪饲粮需要额外添加一些添加剂和原料才能取得最佳生产性能。本文将对L-肉碱在母猪饲粮中应用进行阐述。此外,哺乳母猪饲粮添加脂肪来提高能量浓度;妊娠母猪饲粮添加大豆皮和小麦麸来提高饲粮中纤维含量和稀释能量浓度;繁殖母猪饲粮中连续或阶段性添加抗菌剂来控制疾病已成为共识,这里也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63.
黄膘肉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南方各省养猪生产中,猪肉胴体经常出现脂肪发黄的现象,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黄膘肉,严重影响生猪和猪肉产品的销售。但对黄膘肉的诱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还不够清楚。本文总结了  相似文献   
64.
精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乌氨酸和瓜氨酸可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猪)体内通过复杂的器官间代谢进行相互转化.小肠、肾脏和肝脏是这些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皮质醇则是这些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激素.由于这些氨基酸(除乌氨酸和瓜氨酸之外)通常大量地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蛋白中,所以养猪生产者习惯上不大关心猪日粮中精氨酸族氨基酸的添加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氨基酸在养分代谢和免疫应答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会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精氨酸和谷氨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明确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猪肉生产中.由瓜氨酸在小肠中合成减少所引起的精氨酸缺乏,是限制哺乳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酶学和代谢学研究结果均表明,对于7~21日龄哺乳仔猪而言,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内N-乙酰谷氨酸的生物利用率低下应为通过谷氨酸和脯氨酸合成瓜氨酸受到阻碍负责.因此,无论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还是口服N-胺基甲基麸胺酸(N-carbamylglutamate,N-乙酰谷氨酸的一种稳定的代谢类似物)都能提高哺乳仔猪的肌肉蛋白合成率和增重.此外,在早期断奶的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酸已可防治其小肠萎缩.并且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30~114d的小母猪日粮中添加精氨酸,也会显著地提高产活仔数和窝初生重.大规模地使用饲料级精氨酸和谷氨酰胺为提高全球养猪生产的动物健康和养分利用率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5.
冯占雨 《养猪》2012,(3):17-19
小麦是美国一种主要农作物,作为能量饲料其饲喂价值与玉米相当。当饲喂生猪时,小麦的能值相当于玉米能值的91%~97%。然而,小麦中标准回肠可消化(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le,SID)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比玉米中的含量更高。当可消化能和氨基酸平衡时,与饲喂玉米饲粮的生猪相比,饲喂小麦饲粮的生猪可以同样高效生长,并且肉品质与其相当。小麦中含有多种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这可能会妨碍营养物质的消化。然而,小麦NSP对猪的影响好像比家禽要小。最近的报告表明不同种类小麦的消化能(DE)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根据小麦的总化学成分和预测方程对其能量含量进行准确估算。生猪可以忍受的小麦粒度范围较大,但500~1 000微米的粒度更好。与玉米相比,生猪对小麦中磷的消化率更高,但如果饲粮中添加了植酸酶,磷的消化率会提高。检测小麦中的霉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并且测定损害粒和外壳破损粒的总量也应该作为评估猪饲料用小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调查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易必(Energy Burst)替代乳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共选择180头30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有6个重复(阉公猪为2个重复、小母猪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每栏)包括10头仔猪。本试验共进行25 d,第0~11天饲喂教槽料,第12~25天饲喂保育料。3个处理组饲粮分别为:1)教槽料阶段,处理1对照组,含10.0%高蛋白乳清粉,不含易必;处理2含有5.0%高蛋白乳清粉和5.0%易必;处理3含有10.0%易必,不含乳清粉。2)保育料阶段,处理1对照组,含5.0%高蛋白乳清粉,不含易必;处理2含有2.5%高蛋白乳清粉和2.5%易必;处理3含有5.0%的易必,不含乳清粉。试验开始(第0天)、换料时(第11天)和结束时(第25天)结料并对各栏仔猪进行称重,计算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天记录仔猪的治疗和死淘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使用易必完全替代高蛋白乳清粉能够维持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处于相同水平。但与单独使用某一种原料相比,易必和高蛋白乳清粉对等量用能够促进仔猪生长性能的提高。相对于高蛋白乳清粉,仔猪饲粮中使用易必能更好地控制腹泻发生。考虑到两种原料之间的成本差异,可以认为在本试验饲粮原料组合情况下以易必替代50%的高蛋白乳清粉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67.
抗上期主要总体介绍了抗生素耐药性和由此引起的人类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情况,从"1969年英国联合和会关于抗生素在畜牧兽医生产领域中使用的报告"开始逐一介绍了不同年度的相关重要报告。  相似文献   
68.
采用物理法或疫苗接种去势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大部分公猪最终都要上市,为了减少公猪膻味带来的风险,在公猪出生不久就会采用物理法进行去势。然而,与阉公猪相比,未去势公猪生长效率更高,而且脂肪沉积少,尤其是在屠宰体重大的时候。  相似文献   
69.
L-赖氨酸是养猪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氨基酸,目前饲料级商品赖氨酸有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两种形式。其中L-赖氨酸盐酸盐开发较早,赖氨酸含量为78%,而L-赖氨酸硫酸盐应用较晚,20世纪90年代,德国Degussa公司率先完成赖氨酸硫酸盐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0.
R  C.  Sulabo  M.  D.  Tokach  E.  J.  Wiedemann  冯占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2):34-37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不同设计类型的教槽料饲喂器和较高的采食便利性对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及其断奶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PIC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根据胎龄和分娩日期将试验母猪分成两批,再根据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将每批试验母猪分入三个试验处理组中。处理1组为对照组,仔猪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2组仔猪使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3组仔猪使用长条式饲喂器。试验仔猪从分娩后第18天至断奶(第21天)进行自由采食教槽料,日粮含代谢能1585kcal/Ib、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仃IDLys)1.56%,并添加1.0%的三氧化二铬。母猪在整个哺乳期自由采食单一日粮(ME:1586kcal/Ib,TIDLys:0.97嘲。仔猪在出生后第0(出生当日)、18和21天(断奶时)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计算饲喂器内饲料消耗量,并以此作为窝教槽料采食量。在断奶前3~12h,用无菌棉签对所有处理组的仔猪采集两次粪便样本。在两次取样中,仔猪粪便颜色至少有一次为绿色时,该仔猪就被认为采食教槽料仔猪(简称采食仔猪)。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设计类型的饲喂器进行饲喂的仔猪,断奶时在个体重(p〈0.18)和窝重(P〈0.51)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和窝的总增重伊〈0.20)及日增重(P〈0.31)上也很接近。采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或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所消耗的总教槽料比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多2.7倍(P〈0.0001)。对于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每12h平均饲喂频率分别是1、2.3和4.2次。饲喂器设计类型对饲喂教槽料仔猪中采食仔猪的比例有显著影响(P〈0.0001)。在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的仔猪中,采食仔猪分别占6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