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长期以来,在中国养猪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饲料是玉米.仔猪、生长肥育猪以及成年母猪常规日粮中玉米含量最高.次粉作为加工面粉的副产品也早被应用在各类生猪日粮中,但用量一般比玉米低很多.从饲料营养水平来看,玉米的能量含量比次粉高,而蛋白含量比次粉低.尽管次粉在猪日粮中应用不如玉米普遍,但在小麦主产区和加工区应用次粉在经济上或许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调查了哺乳期仔猪口服N-胺基甲基麸胺酸(NCG)——一种内源性N-乙酰谷氨酸类似物(精氨酸合成的一种激活剂)提高其生长速率的潜在机制。在7天内每隔12小时,来源于各哺乳母猪、体重(BW)和性别相同的2头仔猪被分配以口服的形式接受0(对照组)或每千克体重50mg的NCG。7天的试验期内,在禁饲或饲喂状态下对仔猪(n=32;BW=3kg)进行研究。整晚禁饲的仔猪在0分钟和60分钟时饲喂NCG或水(对照)。在饲喂状态下研究的仔猪灌喂母猪乳,同时在0分钟和60分钟时按组各自的NCG处理程序执行。在60分钟时,给仔猪一次性大剂量注射[3H]苯丙氨酸,并且在90分钟时将仔猪屠宰以测定组织蛋白合成率。在7天时间内,NCG处理仔猪增重比对照组高28%(P〈0.001)。NCG处理组和对照组仔猪相比,其背最长肌(P〈0.050)和腓肠肌(P〈0.068)中蛋白质绝对合成率分别提高30%和21%。添加NCG的仔猪血浆中精氨酸和生长激素的浓度比对照组更大(P〈0.001)。这些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口服NCG添加剂使血浆中精氨酸和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导致生长率和肌肉蛋白合成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
4精氨酸在新生仔猪营养中的作用 4.1精氨酸合成对维持其在哺乳仔猪体内的自动动态平衡所起的关键作用 对于幼龄仔猪来说,精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Southern和Baker,1983;Roth等,1995;Urschel等,2006)。虽然精氨酸可经鸟氨酸循环在肝脏中合成,但由于能够快速水解精氨酸的胞质精氨酸酶具有极高的活性(Wu和Morris,1998),使肝脏不能实现精氨酸的净合成(Urschel等,2005)。  相似文献   
94.
试验共选用135头日龄相近的断奶仔猪(40日龄左右),随机将其分到3个日粮处理组中。本试验分两期进行,第1期进行3个重复试验,其中阉公猪2个重复,小母猪1个重复,该期阉公猪和小母猪平均初始体重分别为9.91±1.37kg和10.4±0.86kg;第2期进行2个重复试验,其中阉公猪和小母猪各1个重复,二者平均初始体重分别为9.83±1.00kg和9.57±1.00kg。3个处理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药物添加剂:处理1组为基础日粮+10mg/kg那西肽,处理2组为基础日粮+20mg/kg效美素,处理3组为基础日粮+12mg/kg恩拉霉素。两期试验持续期均为7d,并且都是从断奶后第2d开始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处理1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优于处理3组(p=0.048),而平均日采食量与处理3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10)。对于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数值上看,处理1组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都是最佳的,而饲料效率与处理2组相当,处理3组仔猪在生产性能上的表现最差。不同药物对阉公猪和小母猪增重的影响不尽一致,总体上看小母猪平均日增重比阉公猪大,但这也可能与小母猪初始体重较大有关。从腹泻情况看,各处理组仔猪腹泻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考虑药物的相对价格以及对仔猪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在该期饲料中添加10mg/kg那西肽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95.
一批刚断奶的仔猪按计划转入保育舍开始了保育期生活,那么有哪些关键因素可决定该批仔猪是一群健康的还是一群从保育期至肥育期自始至终需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96.
后备小母猪体形、足和腿特征以及繁殖健全度评估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编写本指南的宗旨是帮助养猪生产者在将后备小母猪转入繁殖群之前能对其进行高效的筛选。外观评估能帮助养猪生产者鉴别出带有各种缺陷的后备小母猪,这些缺陷会对母猪种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7.
小檗碱又叫黄连素,是一种来源于黄连、三颗针等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应激、调控脂肪代谢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在家禽生产中,小檗碱应用广泛,特别对于肉鸡等需要高脂肪饲料的品种,小檗碱抗氧化应激以及调控脂肪代谢功能对其健康和生长大有裨益。本文综述了小檗碱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在家禽养殖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