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组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法系统测定了百里香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百里香酚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2 g?L-1;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28、0.032和0.064 g?L-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供试浓度为0.75 g?L-1时,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2.01%和60.28%,与对照药剂速克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抑制质量配比,延缓番茄灰霉病菌针对吡唑醚菌酯、氟菌唑单剂抗药性的发展,为农业生产中番茄灰霉病的化学药剂混配或田间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以及二者在5∶1、4∶1、3∶1、2∶1、1∶1、1∶2、1∶3、1∶4、1∶5配比情况下对于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氟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2.279 7 mg/L、0.908 6 mg/L;二者在质量比2∶1、1∶1情况下复配  相似文献   
13.
室内测定了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10和14 d的LC50值分别为0.466和0.173 mg/mL;此外,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与对照相比,幼虫龄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减小,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非洲楝具有防治斜纹夜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山竹果皮提取物农药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山竹果皮提取物在农业中的杀虫抗菌活性,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山竹果皮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等5种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拒食和毒杀活性;以生长速率法测定这5种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山竹果皮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拒食及毒杀作用,以氯仿提取物的拒食活性最高,其24和48 h拒食率分别为72.51%和65.75%;而毒杀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物最强,其处理5 d后,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53.70%。抑菌试验显示山竹氯仿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芒果蒂腐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230 5、0.429 3、0.265 2和 0.390 1 mg/mL。由此说明,山竹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抗菌活性,基于山竹产物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几种农业害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和杀虫谱,室内测定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棉铃虫3龄幼虫、桃蚜和麦二叉蚜无翅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试虫具有拒食、胃毒和杀卵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中,对粘虫、菜青虫和小菜蛾48 h AFC50值和96 h LC50值分别为0265、0557、0543 g·L-1和0106、0123、0166 g·L-1;对桃蚜和麦二叉蚜有较高的触杀作用,48 h LC50值分别为0362、0710 g·L-1;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7 d的生长抑制率为695%(5 g·L-1);此外,对粘虫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5 d的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仅为588%和226%(25 g·L-1).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丙硫唑和溴菌腈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的联合毒力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丙硫唑与溴菌腈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EC50值分别为2.869 μg/mL和0.206 μg/mL,当质量比为1:2混配时毒力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1.595,其EC50值为0.187 μg/mL;二者以75 g/hm2与150 g/hm2(有效成分质量比1:2)进行田间桶混处理15 d,防效达80%以上,显著高于单剂防效。  相似文献   
17.
室内测定了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10和14 d的LC50值分别为0.466和0.173 mg/m L;此外,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与对照相比,幼虫龄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减小,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非洲楝具有防治斜纹夜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分离鉴定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菜青虫幼虫的杀虫活性;3种活性成分鉴定分别为黄蝉花定、黄蝉花辛和黄蝉花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对菜青虫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处理后48hAFC.加值分别为0.071,0.045和0.103mg/mL,同时,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还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黄蝉花素毒杀作用最强,其LC50值仅为0.026mg/mL,优于对照药剂川楝素(0.033mg/mL);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能是软枝黄蝉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测定锡兰肉桂提取物对几种害螨的杀螨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叶和树皮的提取物活性最高。叶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皮氏叶螨、比哈小爪螨均有毒杀作用,其24h的LC50值分别为0.885、0.641、1.308g/L;对皮氏叶螨和朱砂叶螨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LC50分别为0.604、1.167g/L。从叶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活性成分丁香酚和松油烯-4-醇。丁香酚对皮氏叶螨表现出较高的毒杀活性,24h的LC50值为0.243g/L。而松油烯-4-醇则对皮氏叶螨的毒杀作用低于丁香酚,24h的LC50值为0.639g/L。分析认为,丁香酚可能为锡兰肉桂叶中主要的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