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沉淀值是评价小麦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成为小麦育种工作者重视和经常应用的一个品质指标。以育种实践及前人发表的论著为基础,从沉淀值测定方法,沉淀值与小麦的品质性状、品质改良和环境营养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探讨沉淀值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作用,以期为亲本选配、后代选择处理、品质鉴定等提供参考。沉淀值与其他小麦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小麦品质的指标之一;沉淀值常用测定方法包括Zeleny法和SDS法,后者又分为常量测定和微量测定,其中微量SDS测定更适合小麦育种过程中的后代品质分析。沉淀值遗传力大,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影响,育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肥力水平,以更好地反映基因型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22.
23.
我校汽车电子专业主要教学方向在汽车电器、电路的构造及故障诊断,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由学生动手制作不同类型的智能车模型,从整车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文章介绍了一种摄像头智能车的整车调校及摄像头程序框架,为汽车电子专业实训资源开发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不同冬小麦品种混种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冬小麦西农979、小偃22、矮抗58和西农889,于2013—2014和2014—2015两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平:单播(1L)、2个品种混种(2L)、3个品种混种(3L)和4个品种混种(4L),系统测定并比较不同混种水平群体生物量、子粒产量和农田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等。结果表明,灌浆期的混种群体光截获率、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单作群体。混种群体子粒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单作群体,子粒产量增幅随混种品种数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两年平均增幅为7.92%(2L)、7.15%(3L)和2.73%(4L),其中2L和3L达显著水平,地上生物量增幅随混种品种数量的增加逐渐升高,两年平均增幅为1.08%(2L)、4.78%(3L)和7.24%(4L),3L和4L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混播下子粒产量的增加得益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混种增加了群体浅层土壤含水量和深层土壤中的根系分布,显著降低群体耗水量,并显著提高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子粒WUE两年平均提高11.93%(2L)、12.39%(3L)和8.72%(4L),地上干物质WUE两年平均提高3.3%(2L)、8.66%(3L)和11.75%(4L)。不同品种冬小麦混种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25.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性耕作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也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6.
【目的】针对‘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贮藏期色泽和香气损失的问题,研究酿造过程中没食子酸处理对色泽与香气的提升效果,以优化桃红葡萄酒的护色增香工艺。【方法】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酿酒过程中分别在发酵前(Pr)、中(M)、后(Po)3个时期添加200和300 mg·L-1的没食子酸,发酵结束后贮藏6个月,然后利用HS-SPME-GC-MS对酒样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通过CIELab颜色空间参数(L~*、a~*、b~*、C~*ab、Hab、ΔE~*ab)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色泽指标的测定,再结合感官品评分析不同处理对供试酒样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在发酵后添加没食子酸处理的发酵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增加约16%,但两种添加浓度处理造成的差异不显著。发酵前添加没食子酸处理对供试酒样香气的保留起到积极作用,相比于对照组增加约65%—73%,而发酵中添加没食子酸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稳定作用较小。感官品评结果显示,对于整体香气的影响,发酵后添加没食子酸有最优的葡萄酒香气改善效果,发酵前处理的添加效果优于发酵中处...  相似文献   
27.
冯帆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3):156-158+264
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多种发展模式,艺术家、资本、政府三种主导模式各有其优势与劣势,应在坚持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彼此认同,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主体共同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8.
家庭农场农机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机经营规模与经营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研究这些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程度,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发挥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影响农场农机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农机规模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9.
为评价加工利用方式对柠条营养价值的潜在影响,采用体外二级离体消化及产气技术,对比研究无叶柠条、有叶柠条和裹包柠条对宁夏育肥滩羊瘤胃体外消化及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叶柠条的干物质消化率为43.43%,高于无叶柠条(41.54%)和裹包柠条(36.55%),但有叶揉丝柠条和无叶揉丝柠条组间差异不显著;有叶柠条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为28.90%,低于无叶柠条(31.36%),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裹包柠条组(11.8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GP)分析发现,有叶柠条组产气量最高,为32.50 mL,显著高于裹包柠条组(P0.05),但与无叶柠条差异不显著;体外发酵48 h后,3种粗饲料发酵液pH值差异性比较表明,有叶柠条、无叶柠条与裹包柠条差异均不显著;有叶柠条组消化液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浓度分别为1 227.50、722.02μg/mL,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柠条(P0.05),但无叶柠条组与裹包柠条组差异不显著;对丙酸、丁酸浓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有叶柠条加工方式可保持其相对较高的营养学价值,并且体外消化及产气效果相对较好;这也为柠条加工调制的季节性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营口市东部山区农机化基础薄弱,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介绍东部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进一步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