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肺内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机制,通过肺内接种免疫5 ~ 10日龄仔猪,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效价、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效率、呼吸道局部的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于免疫后28 d剖杀采集呼吸道上皮组织,通过扫描电镜法与原位杂交检测法观察疫苗株在呼吸道的存留以及对纤毛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免疫后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增强1.52~2.01倍,支气管表面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持续增加,但血清抗体一直未检测到.扫描电镜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疫苗株能有效地黏附在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上,但对纤毛的影响较小.由此表明,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肺内免疫可有效激活全身细胞免疫及呼吸道局部的黏膜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黏附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产生占位效应而对上皮组织不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高渗溶液对猪肺炎支原体(Mhp)形态、大小以及培养时间和菌体活力的影响。[方法]将Mhp用终浓度为1.8%的NaCl高渗溶液分别作用1、2、4、6和8min后,对其进行染色和镜检,测定其粒径和CCU(Colour Change Unit),并进行PCR鉴定。[结果]在高渗溶液作用不同时间后,从2min开始,Mhp皱缩变圆,且直径变小,菌体数量也快速变少至消失,测定的终CCU降低了一个梯度,且时间延长了1d;在作用不同时间的样品中,PCR均能扩增出Mhp目的条带。经1.8%NaCl溶液作用1~6min,Mhp的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但仍具有活性。[结论]该研究为Mhp经肌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的研究以及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新免疫途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3.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树萎蔫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线虫虫体上分离到细菌分离物GD1以及两者的混合体。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蔌细菌分离物GD1均不能使松枝萎蔫,只有两者混合接种才能使松枝发病枯死。从而说明了松材线虫的伴生细菌对松树萎蔫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记述了采自香港的丝尾垫刃线虫2新种:山地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montanusn.sp.)和东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orientalisn.sp.)。前者采集于大屿山的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3条侧线、体短、角质层环粗,此新种在头部、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巴洛格丝尾垫刃线虫(F.baloghi(Andrássy,1958)Siddiqi,1986)和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后者采集于锦田的蕹菜(Ipomoea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与近似种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vulgaris(Brzeski,1963)Lownsbery&Lownsbery,1985)的主要区别是尾短、排泄孔位置靠前和阴门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75.
三尖杉对花生根结线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枝叶提取物及三尖杉枝叶粉末,对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尖杉枝叶提取物对花生根结线虫胚胎发育及二龄幼虫孵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三尖杉枝叶粉末处理对花生根结线虫胚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迟二龄幼虫及成虫的发育,而对三龄及四龄幼虫的发育无明显影响。三尖杉枝叶粉末处理可显著降低雌虫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了从香港的葱(Allium fistulosum)的根际土中采集到的螺旋线虫属(II elivoty-leuchus Steinet,1945)一新种,具膜螺旋线虫新种(II elicotylenchus membranatus sp.nov.)。该新种区别于螺旋线虫属中已知种的显著特征是具有阴门膜。其与近似种II elicotylenchus rotundi-cauda Sher,1966的区别,除了有阴门膜外,体形较小(L=533~681μm),侧尾腺孔位置较后(位于肛前2个体环到肛后3个体环)。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用PCR方法获得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基因,经酶切后将ORF2 3′端部分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加入终浓度为0.3 mmol/LIPTG,在30℃诱导表达6 h后,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目的基因得到正确表达,大小约为40 ku。收集菌体并进行超声裂解后证实,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与包涵体共同存在。对可溶蛋白与包涵体分别进行纯化,分别用做ELISA包被抗原检测PCV2抗体,结果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记述了采自香港的丝尾垫刃线虫2新种:山地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montanus n.sp.)和东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orientalis n.sp.)。前者采集于大屿山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3条侧线、体短、角质层环粗,此新种在头部、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巴洛格丝尾垫刃线虫(F.baloghi(Andrássy,1958)Siddiqi,1986)和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 Siddiqi,1986)。后者采集于锦田的蕹菜(Ipomoea 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与近似种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vulgaris(Brzeski,1963) Lownsbery&Lownsbery,1985)的主要区别是尾短、排泄孔位置靠前和阴门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79.
 本文描述了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heterocephalus n.sp.)和香港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 hongkongensis n.sp.)。前者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根围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头部背腹面缢缩、口针小、角质层环细。此新种在头部和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新矮丝尾垫刃线虫(F.neonanus Raski&Geraert,1987)、差异丝尾垫刃线虫(F.discrepans(Andrassy,1954) Raski&Geraert,1986)、海伦丝尾垫刃线虫(F.helenae(Szczygiel,1969) Raski&Geraert,1987)和兼性丝尾垫刃线虫(F.facultativus(Szczygiel,1970) Raski&Geraert,1987)。后者采集于香港锦田的蕹菜(Ipomoea 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体环较粗、雄虫抱片小,此新种与近似种大侧器丝尾垫刃线虫(F.macramphis(Siddiqi&Lal,1992) Xie&Feng,1994)在侧器口、体长和抱片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与近似种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在头部、体环和食道等特征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0.
副猪嗜血杆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副猪嗜血杆菌5型分离菌株HE5分别接种于LB、TSA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12 h后通过观察菌落大小,筛选出最适副猪嗜血杆菌生长的TSA固体培养基.同时,将HE5接种于LB、TSB等液体培养基上,通过平板活菌计数,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TSB.小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2~16 h的活菌数最多,对小鼠的致死性最大,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动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