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林业   382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442篇
  153篇
综合类   2132篇
农作物   250篇
水产渔业   219篇
畜牧兽医   1561篇
园艺   388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为有效防控柑橘绿霉病,分别测定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甲酯、异丁酸和2-甲基-1-丁醇5种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单剂及其混剂(5种VOC体积比为1:1:1:1:1)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抑制作用、对指状青霉产孢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和对分生孢子梗形态的影响及对柑橘绿霉病的室内防控效果。结果显示,丙酸乙酯、2-甲基-1-丁醇单剂和混剂对指状青霉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816、0.154和0.230μL/cm3;5种VOC单剂及五者混剂对指状青霉产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混剂对指状青霉产孢的抑制作用最明显,EC50达到0.006μL/cm3;5种VOC单剂处理后,指状青霉帚状枝变短,侧枝发育不良;一定浓度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甲酯或异丁酸处理后,指状青霉体内brlA和abaA基因过表达,然而2-甲基-1-丁醇和混剂处理后,其体内brlA、abaA和...  相似文献   
892.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合乳酸菌制剂(CLP)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指数、胃肠道pH、肠道形态以及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羽肉鸡母鸡2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 mg/kg的恩拉霉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相似文献   
893.
探讨不同浓度褪黑素及那氏齐齐发对一年生三七及二年生三七生长的影响,对一年生三七及二年生三七的株高、叶片数、叶宽、叶长、根长、根干重、茎叶干重等生物学性状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评价2种生长调节剂对三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生长调节剂对一年生三七、二年生三七的株高及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另外,2种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894.
近几年,随着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日益加剧,对虾养殖已面临困境,尽管增加了不少品种,但亏损和绝产现象相当普遍。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结合本地区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对虾发病有一定的规律,并据此提出防治对策。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5.
一、地膜覆盖田化学除草技术。常见的保护地蔬菜主要有黄瓜、辣椒、番茄、茄子等.地膜覆盖栽培地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要求精细整地,畦面土壤细碎疏松,喷药均匀,地膜与土壤贴合处要做到“紧、严、实”,以求充分发挥除草剂的药效.具体除草的品种和用法同十字花科蔬菜除草,但用药量要比露地栽培减少20%~30%.要求土壤畦面喷药后,及时盖好地膜.  相似文献   
896.
一、应用范围 2钾4氯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稻、麦、玉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田中的阔叶杂草和三棱草、荆三棱、扁干草、鸭舌草、牛毛草、野慈菇、矮慈菇、野荸荠、四叶萍、水苋菜、眼子菜等,但不能除稗草.在小麦、青稞、玉米、高粱等旱作田,可防除灰灰菜、大巢菜、苦荬菜、荠菜、刺儿菜、猪秧秧、马齿菜、苍耳、苘麻、蒲公英等,但对野燕麦无效.  相似文献   
897.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TH,SPEI_PM)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_PM)数据集,辅以气候倾向率、M-K统计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了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各指数集描述的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与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61—2009年东北地区总体表现出变干的趋势,其中SPEI_TH显示的主要干旱时段在2000年以后,而SPEI_PM和scPDSI_PM都检测到1980年前后东北地区也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干期。SPEI_TH和SPEI_PM显示东北地区大部多年平均的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8%~38%之间,而scPDSI_PM给出的东北大部地区干旱频率在11%~58%之间。研究显示,2000年以后重旱和特旱频次的增加较快,这也导致重旱和特旱在各类干旱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61—2009年东北地区四季干旱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其中SPEI_TH的四季干旱强度变化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SPEI_PM描述的各季干旱加强趋势均不显著,scPDSI_PM只检测到秋旱强度变化是显著的。研究表明,SPEI_TH和scPDSI_PM指数集对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的描述能力要好于SPEI_PM。  相似文献   
898.
目的建立杏扁品种‘优一’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选择‘优一’生长健壮、一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其初代诱导的外植体采集时间、灭菌时间、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应在5月;表面消毒利用0.1%HgCl2溶液灭菌8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为21.7%,萌芽率为65.0%;茎段起始培养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mg·L~(-1) 6-BA和0.1mg·L~(-1) NAA,增殖芽数较多,萌芽率高。适宜的增值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1mg·L~(-1),平均增值芽数为4.1,芽苗生长较壮,茎芽长度为3.30cm;生根培养基可选择1/2MS+IBA0.4mg·L~(-1),平均生根数为2.4,生根率为70.0%。结论建立了杏扁品种‘优一’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培育健康优良种苗提供了实用指南,有利于杏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9.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果实发育是形成产量的基础,但采收24 h后会出现酸败现象,严重影响棕榈油品质,目前对果肉发育和采后的游离脂肪酸代谢物合成差异的关键调控基因及途径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油棕果实为实验材料,果实取自授粉后95 d(MS1)﹑125 d(MS2)、185 d(MS3)、采收后24 h(MS4)、采收后36h(MS5)5个时期。采用第二代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RNA-Seq)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代谢组学技术(LC-MS/MS),对其发育和采后的果实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无籽种油棕在脂肪酸积累中后期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在油棕果实发育过程中,LACS4、LACS4-X1、FATA、FATB、KASⅠ、KASⅡ、SAD1在果肉中高表达且与果肉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呈正相关关系,DGAT、PDAT在果肉中高表达且与上述6种脂肪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上述酶基因的表达可能对油棕果实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推测LACS4、LACS4-X1、FATA、FAT...  相似文献   
900.
2014—2016年对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鬼子寨、天台山、猴王寨、猛坑石的蜘蛛资源进行采集调查,标本共821份。通过鉴定,它们分别隶属18科44属76种,其中包括3个湖南新纪录种。区系组成为东洋区-古北区种占65.79%,东洋区种占28.95%,广布种占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