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4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自2008年,山东省蒙阴县供电公司所属的大部分变电站10kVTV都相继更换为抗谐振的,使一次故障得到很好的消除,但10kVTV二次回路仍存在故障率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2.
冯莉 《河南农业》2013,(13):7-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93.
甲基二磺隆是防除小麦田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等禾本科杂草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但目前中国山东、江苏及安徽等地已有部分看麦娘种群对其产生了抗性。ALS基因197位点突变是看麦娘对甲基二磺隆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根据突变型和野生型看麦娘在197位点处碱基序列的不同,本研究设计出了一种衍生性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197位点突变的快速检测。通过在引物D197F序列的3′ 端引入一个错配碱基,扩增所得不同种群看麦娘的ALS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 I酶切后表现出多态性:野生敏感型分别产生了200和36 bp的2个条带;纯合突变型因无法被切开,只有236 bp的一个条带;而杂合突变型则同时产生了上述3个条带。该dCAPS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经典的整株水平测定结果一致,并且可同时检测197位点上任一形式的突变。研究结果可为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对甲基二磺隆靶标抗性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95.
本文就国内外青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6.
广东省甜玉米虫害发生危害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广东省部分地区甜玉米害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甜玉米各生育期害虫发生危害的情况.当地甜玉米害虫有亚洲玉米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和蚜虫,广州还发现红腹灯蛾、毒蛾类及蜗牛危害;甜玉米以5~8月受害虫危害最为严重;在苗期至6叶期,受甜菜夜蛾平均被害率为15.5%~57.3%, 而在喇叭口期、抽雄期和乳熟期则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较重,其心叶、雄穗以及雌穗和茎秆的被害率分别为75.3%~91%、24.5%~96.5%和83.5%以上.玉米螟对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散粉期植株有较高产卵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两种抗性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种子培养皿滤纸法和盆钵土培法分别对广东省14个稗草生态型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趋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丁草胺,两种抗性检测方法测定出的抗性水平相差最大的两种稗草生态型均是惠州龙门和佛冈烟岭,说明种子培养皿滤纸法可以作为检测稗草对丁草胺抗性程度的快速便捷方法之一;而对于二氯喹啉酸,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不一致,故仍需采用整株茎叶喷雾法检测稗草对其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8.
白花鬼针草为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省广泛分布.白花鬼针草繁殖能力强,侵占速度快,能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容易形成单一群落,对农林业生产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叙述了外来入侵杂草白花鬼针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控管理等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白花鬼针草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
纳米包装材料对冷藏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包装材料处理金针菇,将金针菇置于(2±1) ℃、相对湿度95%的冷库贮藏,以普通聚乙烯(PE)材料为对照,定期检测金针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藏期间,金针菇呼吸强度持续增大,品质逐渐降低,水分丧失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纳米包装材料可以抑制金针菇的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营养成分,减少失重率,有助于金针菇的采后贮藏,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由于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研究的热点,其中草甘膦抗性功能新基因的挖掘是核心问题。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基因资源丰富,论文拟从广东地区农田土壤中筛选和鉴定出高抗草甘膦菌株,克隆其草甘膦靶标酶基因并进行抗性水平验证,以期获得高抗草甘膦新基因资源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方法】用含有浓度梯度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从备选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高抗草甘膦特性的菌株;通过显微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菌株种类进行鉴定;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菌株的草甘膦靶标酶基因aroAS001,并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aroAS001序列的基本特征;利用重叠 PCR法对aroAS001变异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获得aroAS001-mut序列后,将aroAS001和aroAS001-mut基因片段转入aroA基因缺陷型菌株DH5α/△aroA中进行基因功能互补和草甘膦抗性水平验证。【结果】分离出一株高抗草甘膦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kpS001;克隆该菌株草甘膦靶标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aroAS00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由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Class I EPSPS特征,但与已报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aroA相比其第227位碱基发生突变,致使对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异。对该基因差异位点进行核酸定点突变获得aroAS001-mut基因片段后,将aroAS001和aroAS001-mut基因片段分别转入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DH5α/△aroA进行功能互补验证,与对照菌株相比,转入aroAS001和aroAS001-mut的重组菌株均能在含200 mmol?L-1以下浓度草甘膦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之后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其生长状态开始受到抑制,当草甘膦浓度达到350 mmol?L-1时,菌株生长基本完全被抑制。【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kpS001菌株是一株高抗草甘膦菌株,由aroAS001编码的草甘膦靶标酶EPSPS属于Class I EPSP合成酶,aroAS001对草甘膦具有优良抗性,能在含350 mmol?L-1以下浓度草甘膦的培养基中生长,该基因可以作为备选基因资源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