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4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双孢菇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过加强对双孢菇栽培的综合管理,创造利于双孢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是有机双孢菇生长的关键。一、搞好环境卫生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建立起正常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清除污染物并加以药剂消毒,菇房、用具以及室内的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进菇房注意鞋底以及衣着  相似文献   
42.
鸡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易发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鸡组织滴虫病由于症状的不典型性经常被养殖户忽视。  相似文献   
43.
1临床症状急性型仔兔发病以突然废食、体温升高和呼吸加快为特征,有浆液性和浆液脓性眼垢和鼻液。病兔嗜睡,并于几天内出现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的神经症状。有些病例可发生麻痹,尤其是后肢麻痹,通常在发病后2~8 d死亡。慢性型病程较长,病兔厌食消瘦,常导致贫血。随着病程发展,病兔出现中枢神经症状,通常表现为后躯麻  相似文献   
44.
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对引进国内外的3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较生长第3年的越冬率、茎叶比、鲜干比、再生速度及不同茬次的株高、生长第3年的干草产量、生长第2年和第3年的总产量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种植第3年,公农1号、肇东、龙牧806、敖汉苜蓿和龙牧801等苜蓿品种适宜在内蒙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5.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归属为1A类致癌物,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玉米、谷物等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进展。对黄曲霉毒素的绿色脱毒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物理去除法、生物脱毒方法、光降解法等,并对绿色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技术进一步应用于食用油中脱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影响的综合效应,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栽培密度、施肥量、播种日期与粒用高粱‘绥杂7号’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DPS统计软件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建立的回归模型为:Y=8218.18312-446.78324X12-287.68422X22-567.34494X32。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肥量、播期3因子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播期密度施肥量,对密度与肥料、密度与播期、肥料与播期之间的交互效应分析得出:以上两两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绥杂7号’获得7330 kg/hm2以上产量的栽培因子组合方案为栽培密度17.154~18.846万株/hm2,施肥量为211.8~150.7 kg/hm2,播种日期为5月7号—5月12号。  相似文献   
47.
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高粱的生产潜力。本试验为了阐明矮秆早熟高粱品种‘吉杂141’在佳木斯地区的合理播种密度,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15万、20万、25万、30万、35万株/hm24种播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株高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逐渐下降,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对产量影响最大,二者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在佳木斯地区,‘吉杂141’最适播种密度为20万株/hm2,产量可达到9183.00 kg/hm2。为该品种在本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仔猪的春季死亡率较高,其中一个很关键因素就是缺铁。科学补铁是提高仔猪存活率的重要手段。铁元素是猪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原料,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据资料表明,初生仔猪体内储  相似文献   
49.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栽培密度、施肥量、播种日期与合农63大豆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3763.36788 -217.91412X12 -211.01982X22-275.72009X32.结果表明:密度、肥料、播期3个因子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播期>密度>施肥量,对2因子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密度、肥料、播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合农63获得3 282.2 kg·hm-2以上产量的栽培因子组合方案为栽培密度25.64~ 34.36株·m-2,施肥量231.4 ~ 243.6 kg·hm-2,播种日期为5月5日~5月10日.  相似文献   
50.
为选育在黑龙江省可越冬的理想紫花苜蓿品种。以‘龙牧806’零磁空间诱变处理后二代群体中获得的lm1609、lm1625、lm1704三个抗寒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发芽指标、越冬率、产量特性指标及根系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抗寒性能鉴定。3个突变体发芽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lm1609显著高于lm1625、lm1704,分别为82.05%、469.82 (P<0.05);3个突变体的越冬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突变体和对照6月6日起始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植株生长,7月6日和8月6日lm1609、lm1704显著高于lm1625和对照;突变体lm1609、lm1625、lm1704三者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照(P<0.05);三个苜蓿突变体植株根系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且突变体lm1609POD、SOD最高,分别达到304.85 OD470/(min·g)、208.41 U/g (P<0.05)。lm1609突变体具有较高的抗寒特性及产量特性,是为理想的抗寒突变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