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凌晨 《中国果菜》2011,(8):4-10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情况看,我国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而实际的情况与大家的感觉有很大的落差。老百姓感叹"还有什么敢吃的?"不仅如此,因食用蔬菜食品导致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本期头题,我们专门刊发记者在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的寿光市采写的蔬菜食品以及土地环保的安全热点问题。当前,蔬菜食品安全领域处于事件多发期,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地方政府更应该提高蔬菜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即便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取福祉,也应该为他们留下基本生存的空间和余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福宁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对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高速公路两侧绿色生态屏障,及建设好福宁高速公路两侧绿色生态屏障等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3.
孵化第1天开始进行拍照记录,从第7天开始连续解剖研究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分析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器官变化。结果表明:中华鳖孵化周期平均为46天,以胚胎的日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为主要依据,从中华鳖卵产出到稚鳖的孵出,将整个胚胎的发育过程分为26期,第2~13期依据卵黄囊血管区、眼睛、心脏等形态变化进行分期,14~26期是以四肢、背甲及腹甲的变化特征为主要分期依据,详细描述了每一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各期配以周详的图片进行比较。描述中华鳖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关键表型特征,有利于对中华鳖的整个孵化过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凌晨 《现代园艺》2021,(3):201-202
随着园林工程的飞速发展,相关技术与工艺也得到了完善,各种先进技术和工艺都被合理地应用到园林工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管理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该背景下,要想使园林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具有生命力,使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通过仔猪小肠上皮细胞(ZYM SIEC 02)体外培养模型,观察猪源乳酸杆菌对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及对致病性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黏附细胞的竞争、排斥和置换作用。采用乳酸杆菌在体外与ZYM SIEC 02共同孵育镜下观察其黏附效果;乳酸杆菌与致病性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共同黏附ZYM SIEC 02观察其黏附竞争性;用乳酸杆菌预处理ZYM SIEC 02后再加入致病性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孵育观察其黏附排斥性;用致病性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预处理ZYM SIEC 02后再加入乳酸杆菌孵育观察其黏附置换性。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可以黏附ZYM SIEC 02,具有剂量效应。乳酸杆菌与致病性沙门菌或大肠埃希菌同时加入细胞一起培养时,能竞争性的黏附细胞且黏附抑制率也具有剂量效应。乳酸杆菌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致病菌,高含量乳酸杆菌(1010 mL-1)能使致病菌的黏附率下降。但是,用致病菌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乳酸杆菌,只有高含量的乳酸杆菌可以置换致病菌,而低含量乳酸杆菌却能增加致病菌对细胞的黏附。研究结果为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用于临床上防治仔猪沙门菌病、大肠埃希菌病,减少食物源性污染和提高食品安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中华鳖淮河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25个微卫星DNA标记分别对淮河品系中华鳖(淮河鳖)、黄河品系中华鳖(黄河鳖)和日本品系中华鳖(日本鳖)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淮河鳖、黄河鳖和日本鳖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8、5.44和6.2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696、2.733和3.221,淮河鳖期望杂合度(HE)为0.572高于黄河鳖(0.556),低于日本鳖(0.603),日本鳖遗传多样性最高,淮河鳖次之,黄河鳖最为贫乏。2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均较高,淮河鳖、黄河鳖、日本鳖平均PIC为0.513、0.498和0.558,淮河鳖和日本鳖均属高度多态(PIC>0.5),黄河鳖为中度多态(0.25<PIC<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显示,淮河鳖与黄河鳖之间属于中度分化(0.05 <FST< 0.15),淮河鳖与日本鳖、黄河鳖与日本鳖之间均属于高度分化(0.15<FST<0.25)。淮河鳖与黄河鳖遗传距离较近,与日本鳖遗传距离较远。表明目前中华鳖淮河品系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K1株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代表菌株,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而致病。大肠杆菌K1黏附、侵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并穿越血脑屏障(BBB)的分子机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文章重点阐述致脑膜炎大肠杆菌K1穿越BBB的基因调控和信号介导通路,旨在了解致脑膜炎大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脑膜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地区牛支原体分离株oppD/F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不同地区牛支原体分离株oppD/F基因的遗传特性,从哈密、塔城等新疆不同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了疑似牛支原体感染的病死奶牛肺脏组织、关节液及鼻拭子。对病料进行病原分离,PCR检测特异性基因oppD/F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固体培养基上得到典型的"煎蛋状"菌落,并扩增出448bp特异性目的条带。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24株新疆不同地区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与国际标准株PG45(CP002188.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0%,具有高度同源性。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牛支原体流行病学分子信息及免疫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扬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市区路人和3个实施垃圾分类不同政策力度的小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年龄和学历对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及政策影响显著。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政策宣传与实施是现阶段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并形成有效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