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51.
尼日利亚南部紧邻几内亚湾, 为热带雨林气候, 北部与撒哈拉沙漠接壤, 为稀树干草原。历史以来, 有多条沙垄深入该国北部100~200 km, 风沙土遍布, 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 森林因砍伐和烧荒以每年1.36%的速度消失, 而沙化土地每年以35万hm2的速度增加, 荒漠化发展迅速, 生态安全堪忧, 气候旱化、人口增加、沙质地表及农林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为主因。尼日利亚通过采取减少木材依赖型能源与工业、控制人口、草畜平衡、禁止开垦、环境意识与法制结合等对策与措施, 提高土地生产力, 逐步恢复稀树干草原,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文中介绍了尼日利亚农林业发展现状、荒漠化与沙产业发展、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认为长期开展气候周期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与荒漠化关系影响研究以及成功地采用林木引种驯化、育苗造林、流沙垄固定、防护林营造、沙产业开发、适地适树等技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52.
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空间对比分析方法,探讨石羊河下游流水和断流河段的河岸带景观,对其绿洲形成、分布及其结构调控和生态环境改善据有参考意义。结果表明:景观要素发生和分布受到河流地貌约束,顺直型河道区域的景观丰富度约为分汊型和漫流型的2倍,在漫流型河道区域以农田为优势斑块。流水和断流河段的景观结构分别呈带状水平结构和镶嵌结构,而斑块丰富度逐渐降低,均匀度增大。地下水位深度达7-8 m引发景观组成和结构变化,距离河床约200 m是河岸带景观发生转变的区域。石羊河下游河岸带景观变化时间与河流改道及水利改造时间相一致,因人类土地利用方式增减景观要素,区域水资源变化促进景观演变。河岸带景观结构是区域绿洲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木蓼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样方物种组成、沙木蓼生长特征、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木蓼群落物种稀少,组成简单,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占主导地位,表现出明显的荒漠草原植被特征。沙木蓼群落以旱生灌木层为优势层片,多年生草本层数量次之,1年生草本数量最少,群落稳定性主要由灌木层和多年生草本层决定。群落所处生境决定了群落重要值、生长量指标以及多样性指数。生境类型Ⅲ中沙木蓼生长量最大,表明该生境是适宜沙木蓼生长的生境类型,而生境Ⅱ中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为最高,群落优势度较低,表明该生境是适宜群落中大部分植物生长的生境类型。生境类型Ⅰ和生境类型Ⅲ相似,在群落特征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4.
石羊河中游河岸植被及其护岸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石羊河中游河岸植被及其保护河岸能力可为河岸管理与植被恢复提供参考。通过植被组成与结构以及河岸地貌调查,选用植被密度、覆盖度、根系主分布层深度计算河岸植被的保持土壤能力指数。结果表明:石羊河中游的植被可分为12个群丛。灌丛或灌丛+乔木群落成块状或条带状夹在其他植被类型之间,成为河岸植被的骨架。从河岸完整性以及群落保持土壤能力指数综合判断,沼泽化草甸以及盐化草甸+灌木的护岸能力较强,其次为灌丛,再次为灌丛+乔木。河岸植被保护石羊河中游两岸,使其形成限制性河床,不仅增加了河岸稳定性,而且提高了防治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沙地云杉在河西沙区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子,为该区生态建设中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河西地区沙地云杉生长情况的观测研究,以及搜集沙地云杉原产地和其他引种地相关资料,从气候、种子育苗、苗木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等方面比较分析沙地云杉在河西地区的适应性。[结果]河西地区温度条件适宜沙地云杉生长发育,但降水不足造成的土壤水分亏缺问题必须要通过人工灌水措施加以解决;7a后的沙地云杉生长速度超过原产地白音敖包,适应性强,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发展潜力大。[结论]沙地云杉在河西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6.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沙漠化地区之一,也是光伏产业集中区。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沙漠、戈壁光伏电场的固沙功能和促进植物生长作用,以及光伏电场的风蚀、积沙状况,结果表明:(1)沙漠、戈壁光伏电场不仅具有转化太阳能的功能,还具有阻沙固沙,消减沙尘暴和风沙流发生发展动力的生态功能,光伏电场的防风固沙作用包括光伏板自身的沙障作用和光伏板集的雨水及清洗水集中下渗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2)戈壁和沙漠—戈壁过渡带光伏电场内植被盖度显著大于光伏电场外围,沙漠光伏电场内光伏板行间平均积沙厚度15.8 cm;(3)河西走廊沙漠、戈壁光伏电场占地面积为13 137 hm~2,初步折算,其阻固流沙功能相当于5倍以上相同面积的固沙林和5~9倍相同面积的沙障。因此,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可望成为继造林治沙、沙障压沙之后的另一条防沙治沙新途径。  相似文献   
57.
远源引种樟子松对荒漠区气候及土壤盐碱离子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远源樟子松在民勤沙区栽培后 ,其生长同当地气候及土壤盐碱离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 ,认为樟子松生长 ,与当地的日照时数、平均气压、蒸发量、地温、空气湿度、降水量、风速等气象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是影响樟子松的主要因素 ,而同最大风速因子关系较差 ,是影响樟子松的次要因素。通过樟子松成活率同土壤中的盐碱离子的关联度分析 ,认为土壤 p H值和 HCO3 -离子对樟子松的成活率有大的影响 ,是影响樟子松幼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 ;SO42 -、Mg2 +、Ca2 +、K++ Na+等离子同樟子松成活率关系也很密切 ,Cl-和全盐量同樟子松幼苗成活率关联度较小 ,相对而言是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58.
沙葱的抗旱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红砂Reaumuria soon go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对照,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及其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沙葱Allium mongolicum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沙葱对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降水量低于40 mm的地区分布生长,对降水具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在风沙土,0~15cm层土壤含水率高于(1.99±0.21)%时,沙葱生长良好;介于(0.885±0.12)%和(1.99±0.21)%之间,生长不良;低于(0.885±0.12)%.沙葱枯黄并进入休眠状态.沙葱抗旱性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形态解剖结构方面重点表現为叶肉质,克隆个体群聚形成发达须根系,富含贮水细胞,且具防失水结构;生理特性上重点表现为高组织含水率、高光合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发育习性上重点表现为躲避干旱期,快速捕捉有限降水和一年多次生长.研究认为沙葱并不是真正的旱生植物,而是一种典型的避旱植物.  相似文献   
59.
土壤类型对沙葱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砂土、壤土、砂壤土、上砂下壤和上壤下砂5种不同土壤类型对沙葱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出苗率与土壤透气性显著正相关,砂土透气性好,沙葱出苗率最高;幼苗生长不仅与土壤透气性有关,而且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关,不同土壤类型对沙葱的叶粗、根数、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影响显著。砂壤土中沙葱生长各指标最优,上砂下壤次之。  相似文献   
60.
气候因子对沙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子柱  刘世增  马全林  贺访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54-4955,4997
通过对影响沙葱生长气候因子关联度的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沙葱生长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结果表明:水汽压、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气温是影响沙葱高生长的主要因子;地表温度、蒸发量、平均风速和气压是影响沙葱高生长的次要因子。日照时数是影响沙葱粗生长的主要因子;平均风速、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蒸发量、地表温度、气温和气压是影响沙葱粗生长的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