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意大利石松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及防风固沙树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质种子,在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温室大棚内进行意大利石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式对意大利石松容器育苗的发芽表现、发芽势等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但发芽指数表现为浸种催芽高于堆放催芽,通过催芽处理可使得意大利石松种子缩短发芽时间;土壤基质对容器苗冠幅和生长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现为细沙土中沙粗沙腐殖质混合物耕作土。  相似文献   
72.
气候因子对沙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子柱  刘世增  马全林  贺访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54-4955,4997
通过对影响沙葱生长气候因子关联度的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沙葱生长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结果表明:水汽压、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气温是影响沙葱高生长的主要因子;地表温度、蒸发量、平均风速和气压是影响沙葱高生长的次要因子。日照时数是影响沙葱粗生长的主要因子;平均风速、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蒸发量、地表温度、气温和气压是影响沙葱粗生长的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中国特有植物沙地云杉濒危的原因,为制定沙地云杉天然林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栖息地不同储藏时间种子质量测定,研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和沙埋的响应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分胁迫耐受性。[结果](1)种子成熟时生活力仅为79%,其中12%的种子遭受了冻害,其余67%种子不同程度遭受了虫害和病害,且种子生活力随着栖息地埋藏每年以9.5%速度下降。(2)种子在大于10℃温度范围内萌发率均大于40%,且在黑暗/光照交替下萌发速度大于其他光照条件,而沙地云杉出苗最适沙埋深度为0.5cm,满足种子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这增加了在栖息地大量种子萌发后死亡的危险。(3)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随着盐分胁迫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当盐分浓度0~100mmol/L时,种子初始萌发率(RIG)由69%降到49%,恢复萌发率(RGR)由0增加到6%,初始幼苗长度(LIS)由7.12cm降到1.16cm,恢复幼苗长度(LRS)仅由0cm增加到0.03cm,当盐分浓度大于100mmol/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RIG49%,LIS1.16cm)且恢复能力极差(RGR10%,LRG1cm),但土壤含盐量大于100mmol/L的沙地在沙地云杉的栖息地很容易找到。(4)出苗率随着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在0.5cm时出苗率69%,在2cm时降为8.50%,在沙地云杉栖息地沙埋厚度很容易超过2cm,因此,出苗率小于8.5%。而小于8.5%幼苗出土后还要反复遭受虫害、病害、冻害、水盐胁迫和种间竞争等影响。[结论]栖息地自然土壤种子库中沙地云杉种子病虫害严重,生活力低和幼苗存活率低以及环境恶劣是导致沙地云杉濒危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对已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进行人工输水,引起区域植物群落变化,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经过4 a的定位观测,应用空间分布指数及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青土湖岸的植物群落结构及与其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人工湖形成过程中,距水面0~100 m范围的地下水位上升至3.50 m以上,地下芽植物数量剧增,呈集群分布;50~200 m范围的植物种集群趋向均匀分布。青土湖输水是极端水干扰土壤水盐再分配,促成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单一,是一种植物群落格局配置适应环境的变化。植物群落空间结构表现出随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的空间序列,不同生活型植物种的比例与其距水源距离相关,植物种变化影响植物群落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5.
就樟子松在甘肃河西干旱沙区种子育苗时幼苗发病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在对立枯病发病的3种类型:芽腐型、猝倒型和立枯型的发病特点、规律、高峰期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研究的同时,还对2种虫害蛴螬和小蚂蚁的危害特征、危害时期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6.
干旱沙区沙地云杉育苗技术及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地云杉种子和1年生种子播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遮阴与否和不同覆沙厚度对沙地云杉幼苗保苗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出苗到越冬,遮阴处理和不遮阴处理幼苗保存率为69.04%、17.35%,干旱荒漠区播种育苗覆沙适宜厚度0.5 cm。幼苗年生长规律研究表明: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年生长规律基本相似,高生长从6月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地径生长从6月20日进入快速生长期,到7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趋于平缓,8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基本停止。在生长期幼苗地下部分干质量百分率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百分率在生长季内持续上升,经回归分析,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 2x-8.5223、Y=-1-0.6x2+0.092 9x-1 877.4。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地径和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低气温、20 cm土壤温度、15 cm土壤温度和10 cm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77.
民勤荒漠区优良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3年对引进国外的4个紫花苜蓿优良品种,在民勤荒漠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随春季播期提前,各个品种均有明显提前成熟的趋势。在夏季气温39℃以下和冬季最低气温-30.4℃以上,这些品种均可安全度夏和越冬。不同留茬高度处理下均表现出从留茬0,3,5到7 cm成活率显著提高的趋势,并以留茬高度7 cm最好。“Algonquin”和“Mathias”2个品种在种植第2年可刈割3茬,年度平均风干草产量分别可达到15.3 和16.2 t/hm2,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32.8%和40.6%;种子产量分别可达到750和765 kg/hm2,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150.0%和155.0%。同时,这2个品种均表现出明显的产草量、产种量高的优势,并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在民勤荒漠区及同类地区具有推广价值。“Beaver”和“Rangelander”2个品种的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没有太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8.
青土湖水面形成对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在石羊河尾闾湖——青土湖区域逐渐形成合围之势,因此向青土湖输水和形成水面对促进区域植被恢复和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11、2013年不同年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和研究区的调查资料,通过面向对象分类遥感分类方法对水面和植被类型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连年输水形成叠加效应,人工水面面积成倍增加,区域地下水位快速上升。随着水面的形成与变化,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趋水分布,但连片分布格局滞后于水面形成,临接水域的白刺(Nitrariatangutorum)大面积消失。人工水面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导致区域典型植被面积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79.
研究旨在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对干旱沙区的植被进行调查、监测和统计。以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下游的青土湖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国Pleiades-1卫星的影像数据,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沙区的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提取精度达到95%,Kappa系数为0.8035,分类结果精度较高,有效地避免了基于像素分类方法的噪声和光谱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0.
以引自甘肃临夏的宁杞1号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以及野生枸杞为研究对象,应用枝系构型理论与方法对三者的枝系构成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枸杞的分枝长和分枝角从1级到3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逐步分枝率(SBR)呈增大趋势;2)生境对野生枸杞与宁杞1号、黑果枸杞的枝径比(RBD2∶1)和逐步分枝率(SBR1∶2)影响显著,但对三者的枝径比(RBD3∶2)和总体分枝率(OBR)的影响不显著;3)野生枸杞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好的适应策略,而在同一生长环境中,黑果枸杞较宁杞1号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