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81.
通过对日光温室白桦穴盘育苗技术的探索,总结了白桦育苗技术,使白桦穴盘育苗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为白桦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木瓜蛋白酶与果胶酶对油菜花粉进行酶法修饰,研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和果胶酶对油菜花粉进行酶解,对酶解液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的改变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果胶酶均有明显提高油菜花粉抗氧化活性的功效。  相似文献   
83.
在南京地区杨树上2008年发现了杨直角叶蜂,经连续多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幼虫危害杨树叶片,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越冬。在观察和掌握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采用固体发酵工艺,通过测定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及发酵后玉米秸秆结构的变化,探究裂褶菌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并用气质联相色谱(GC/MS)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褶菌可产生4种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且在发酵48~72 h 4种酶活力均可达到最高值。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裂褶菌固体发酵对玉米秸秆表面结构、结晶度及基团均有显著影响。此外,GC/MS结果也证实,裂褶菌降解后的玉米秸秆产物中出现了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烃类、棕榈酸等产物。以上结果表明,裂褶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5.
有机肥生产中的多段式搅龙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堵料、物料混合不均匀和尾端积料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段式搅龙,其主要由伸缩扒齿、进料段、变径送料段、大径送料段、出料段和反旋向段等组成。该文确定了伸缩扒齿偏心、搅龙变径和尾端反旋向等主要结构参数,明确了物料混合均匀性、抗堵料和防积料性机理,利用EDEM软件对多段式搅龙和传统搅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和分析,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当物料的混合均匀度标准差达到0.2时,多段式搅龙需要输送的距离是传统搅龙的0.6倍,传统搅龙的标准差最小值较多段式搅龙内的标准差最小值增大0.042;在进口处的填充度相等的情况下,物料输送过程中多段式搅龙内的填充度会逐渐下降(趋于0.222),多段式搅龙内的填充度变化幅度为38.1%,而传统搅龙内的填充度保持不变;多段式搅龙装备比传统搅龙装备输运效率提高了20%。研究结果可为有机肥生产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利用产前瘤胃反刍时间预测奶牛围产期酮病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影响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对酮病发病风险进行有效评估,选择103头荷斯坦牛(头胎44头,经产59头),收集反刍时间、活动量、体况评分、产奶量、血液β-羟丁酸(BHBA)浓度、血糖浓度等指标数据,利用BHBA判定奶牛产后亚临床和临床酮病发病状态。研究发现:在头胎牛中,亚临床酮病牛在产前3周的反刍时间显著低于健康牛,活动量高于健康牛但差异不显著,产后2~6天产奶量与健康牛无差异;在经产牛中,发病牛产前3周的反刍时间显著低于健康牛,活动量与健康牛无显著差异,产后产奶量显著高于健康牛,且产前体况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牛。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头胎牛中可以使用反刍时间和活动量在产前1周进行亚临床酮病发病风险进行预测,随着反刍时间的降低和活动量的增加,亚临床酮病发病风险增加;在经产牛中可以使用体况评分和反刍时间对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的发病进行预测,随着体况评分的增加和反刍时间的降低发病风险增加。研究结果为围产期奶牛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7.
植物叶围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就植物叶围细菌的分布、性质特点以及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研究叶围微生物与植物病虫害的相互关系对于开发生物农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国外优良品种在国内得到不断引进和推广利用,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然而母猪繁殖障碍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整体的养殖效益。目前,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瓶颈,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问题已经成为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营养调控与母猪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为明确不同寄主树皮内含物与星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探寻星天牛寄主选择机制,在室内水培环境下,进行星天牛对8种寄主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试验,观察星天牛在各寄主上的取食面积、取食痕迹数量、栖息和产卵数量,并对寄主树皮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星天牛偏向于取食红枫、复叶槭和糖槭,喜好在复叶槭、糖槭和苦楝上栖息、产卵,极少在纳塔栎和垂柳上取食、栖息和产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取食面积、栖息数量、产卵数量与寄主树皮内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单宁、总酚含量无显著相关。星天牛取食痕迹数量与本次试验所测的寄主内含物含量无显著相关。寄主树皮的碳氮比、氨基酸含量是影响星天牛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的重要因子,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氨基酸含量是星天牛寄主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90.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菌灵、咪鲜胺、十三吗啉、戊唑酮、百菌清等5种药剂对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病原菌——杜仲生拟茎点霉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对病菌菌丝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一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供试药剂配比度增大而增强。在野外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退菌特、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对杜仲生拟茎点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4.1%,94.1%,88.2%,退菌特防治效果较差,为5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