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就临床自然病例,剖检采取肺、淋巴结、肝脏、脾脏和盲肠,冰冻切片,H.E染色;无菌采取支气管分泌物制做涂片,Gram和Giemsa染色。结果表明:淋巴结、脾脏和盲肠具有猪瘟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肺、淋巴结和肝脏则具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征性病理学变化;在支气管分泌物涂片和肺脏切片上均发现有不同数量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从而对疾病及时作出了确切诊断,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规模化猪场腹股沟阴囊疝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鞘膜管钻入鞘膜腔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0.4%~0.5%[1][2]。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妨碍生长发育;发生嵌顿时,造成猪只死亡,对养猪业有一定的危害性。笔者在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15~45日龄的公猪,以可复性的最常见。主要表现一侧阴囊增大,左侧比右侧多发[2],两侧性的少见。排粪、排尿、捕捉、咳嗽、按压腹部等,使腹压升高的因素均可使疝囊增大。触诊患侧阴囊柔软无痛,提举两后肢,疝内容物回缩腹腔,疝…  相似文献   
93.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Eimeriidae)艾美耳属(Eimeria)和等孢属(Isospora)的一些原虫寄生于牛小肠后段黏膜上皮细胞和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贫血、消瘦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轻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各种品种的牛都有易感性,21~180日龄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大龄牛多为带虫者.多发生于放牧期,特别是放牧在潮湿、多沼泽  相似文献   
94.
2008年冬新乡一猪场突然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剖检变化,有目的地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流感病毒的检测,证明该起疫情是由猪流感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5.
用麦康凯琼脂、改良艾德华琼脂等鉴别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药敏试验和治疗对比试验得出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试验结果显示:该病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占31.4%、31.4%、2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清宫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庆大霉素、多黏菌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青霉素G钾和氯霉素最差。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在85%以上,总治愈率在75%以上,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96.
根据GenBank登录的PCV2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PCV2的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PCR方法敏感、特异,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PCV2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为了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拓展就业空间,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能为社会或相关行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制订实践教学规范,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严格实训考核,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将氯霉素(CAP)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羧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氯霉素半琥珀酸酯(CAP-HS);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BSA-CAP-HS和包被原OVA-CAP-HS,用红外(IR)、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CAP-HS免疫新西兰白兔和SPF鸡制备多克隆抗体(pAb),间接ELISA测定其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琼脂双扩散试验、WestGold膜杂交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CAP-HS偶联成功,其分子结合比为15.6∶1,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CAPpAb,为CA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