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关于养马的农谚.这些谚语,对马的生理结构和消化特点进行了较好的归纳总结,准确地把握了马的生理特征.在马匹饲养过程中,根据马特殊的消化系统结构、生长发育特点、季节变换、马匹饲养环境以及马匹的用途等,要适应马的生理特性和需求,掌握马的饲喂原则.饲喂草料要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多添、少吃多餐,...  相似文献   
12.
13.
马匹日常洗护工作是马匹饲养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做好洗护工作不仅能保证马匹健康并且能促进人马情感交流,利于马术训练。本文就马匹日常洗护技术、注意事项及马日常洗护技术在南北方操作上的差异等作一归纳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疾病传染性和致死率较高,危害大,防治该病对蓝孔雀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介绍了1例蓝孔雀育雏期感染新城疫病例,通过实验室细菌学培养,病毒性诊断,确诊蓝孔雀感染新城疫病。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粉、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并用克隆30*对孔雀群紧急免疫,有效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5.
竹鼠养殖是符合时代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态养殖业,现已成为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投资少、风险小、经济效益好的一项新型养殖业。目前广西区内竹鼠养殖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且其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迅速,但大多数是凭经验饲养,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管理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1月初,广西南宁市郊某专业户饲养的黄羽肉鸡发生了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及鉴定,诊断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魏氏梭菌联合感染而引起的坏疽性皮炎。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7年11月初,广西南宁市郊某专业户饲养的5000羽黄羽肉鸡在35日龄时部分病鸡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脚软无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继而发现患鸡的背、胸、腹、翅、脚等皮肤呈紫黑色,羽毛易断,毛根腐烂,掉毛并极易拔毛。重症鸡病程不超过1天即死亡。从发现病鸡至送检短短4天时间,发病及死亡鸡只已…  相似文献   
17.
我区饲养山羊 ,历史悠久 ,主要分布在隆林、都安、马山、隆安等县 ,适宜饲养山羊品种主要有隆林山羊、都安山羊、南江黄羊、成都麻羊、波尔山羊、大耳山羊等纯种羊及其杂交后代。发展养羊业投资小 ,周转快 ,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使羊多生、快长、少病、赚钱是农户养羊的最大愿望 ,为此 ,许多农户纷纷来信来电询问 ,怎样养好山羊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 ,现将饲养山羊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 羊舍要合理羊舍与山羊的健康、繁殖及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羊舍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背风向阳、远离居民区和交…  相似文献   
18.
在书本记载及临床上,牛的静脉注射、输液均采用颈静脉进行。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牛静脉注射、输液试选取耳静脉进行,均取得满意效果,特将临床实践经过报告如下,供同行临床实践中讨论、验证。患畜按常规的六柱栏保定,在农村可以选择地势平整的两树间行“二柱栏”保定,或角柱保定,然后将头部固定。清洁耳背,用细绳在耳根部扎紧,血液回流受阻,血管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村养牛,特别是在山区,经常遇到牛发病,一时找不到兽医,病牛得不到及时治疗而造成损失。本人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他人的经验总结,将牛常见病的实用防治方法推荐给养牛朋友,及时使用可以达到治疗效果。考虑农村条件的特殊性,用来治疗的材料在地方生长,有的是家里常备,需要使用容易得到,方法和操作又简单易行。1牛百叶干(也称瓣胃阻塞)原因是牛在外面采食过多坚硬的含粗纤维干草、糠或者霜冻饲料,加上牛饮水不正常就容易发  相似文献   
20.
正水牛自古和人类相依相伴,是农业的主要耕作役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普及,逐步放下了犁耙,担负了为人类提供优质奶、肉产品的历史重任。它们的其它功能、价值怎样显现,如何让牛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结合时代需要,现代养牛模式是优质、高产、高效、低耗、产业链不断向前延伸的绿色、生态、环保、循环提取能源的增收增效的模式,将废弃物变成了循环节能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