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光强对菌藻共生生物膜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养殖池塘水质条件下,光强变化对菌藻共生生物膜内细菌的时空分布、群落结构的影响,构建了3组菌藻共生生物膜反应器,设置光照强度依次为0,4750,7580 lx。结果表明,对照组、1#试验组及2#试验组在试验过程中平均水温分别为(24.9±0.2),(24.9±0.3),(25±0.2)℃,平均pH值分别为6.07±0.99,6.42±0.76,6.70±0.68,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6.15±1.21),(6.80±0.92),(7.14±0.68)mg/L,平均叶绿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71±0.42),(5.25±2.36),(235.12±86.06)μg/L。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菌藻共生生物膜水质环境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规模化培养方法,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4月26日,将淡水鱼配合饲料与自来水混合后放置在玻璃温室,于有机玻璃柱中腐烂、发酵培养,培养期间不添加其他物质,也不添加菌种种源。实验过程中,随着饲料的腐烂,容器内壁上逐渐出现了暗红色物质附着,并且附着面积逐渐扩散到整个内壁,然后水体也逐渐转变为暗红色。结果显示,饲料腐烂过程中,水体TN、TP和TOC最高可分别达近1 200 mg/L、700 mg/L和2 700 mg/L,随后水体TN、TP和TOC出现降低趋势。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当水体呈现暗红色时,附着态微生物样品和浮游态微生物样品均以红假单胞菌属为最大的优势属,红假单胞菌属在附着态样品和浮游态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73.19%和54.31%,即实现了浮游态和附着态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高密度培养。推断本实验中红假单胞菌规模化培养方法的机理:首先,异养菌降解饲料原料为小分子物质,随后在适当的水温、光照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其中高浓度的氮、磷、碳以及金属离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小分子物质满足了红假单胞菌的高密度生长需求而大量生长成为优势种类。这提供了一种利用水产配合饲料与水一起发酵进行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规模化培养的方法,可为其他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异养菌的规模化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池塘养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逐步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和市场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生产方式粗放、养殖设施简陋,其养殖效率、资源利用率等普遍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不断发生,人们开始重视池塘养殖的环境生态问题,一些池塘养殖新模式不断出现,尤其是近十年来,如池塘封闭式综合养殖、多池循环水养殖、渔农综合种养、池塘生态工程化循环水养  相似文献   
25.
不同养殖年份鱼塘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养殖年份的鱼塘底泥中细菌多样性及演替关系,通过构建16S rRN A基因文库,比较分析养殖1年和养殖4年池塘底泥样品细菌的群落构成,分别由养殖1年和养殖4年文库获得145和172个克隆子,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7和2.22,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分别为9.36和7.58,覆盖度指数分别为100%和93.3%。 Prolixibacter (34/145)、荚硫菌属(17/145)、浮霉菌属(15/145)和脱硫微菌属(12/145)为养殖1年样品优势菌群,长绳菌属(41/172)、Prolixibacter (31/172)、黄色单胞菌属(22/172)、Cetobacterium (21/172)和噬纤维菌属(15/172)为养殖4年样品优势菌群。养殖1年和养殖4年文库细菌菌群结构在种分类水平上的相似度系数为0.6171。由此可知,养殖池塘底泥中蕴含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体系,长期的积累促使该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演替。  相似文献   
26.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项目、程序和标准,在动物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对动物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技术行政措施。不难看出,动物产地检疫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是一项以技术为依托的行政执法行为;第二,检查的标的是指活体动物;  相似文献   
27.
水生植物对黄颡鱼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和苦草4种水生植物对黄颡鱼养育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花生生物量为715 g/m<'3>时,养殖水体氪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74%、45%;水葫芦生物量为1072 g/m<'3>时,水体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67%、75%、96%、86%,黄颡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提高;水浮莲生物量为1 072 g/m<'3>时,水体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61%、33%;苦草生物量为129 g/m<'3>左右时,水体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49%、50%、98%、86%,黄颡鱼增重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显然,放养水葫芦、种植苦草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了鱼体生长.水葫芦最适生物量为1 072 g/m<'3>,苦草最适生物量为129 g/m<'3>.  相似文献   
28.
新区背景下舟山捕捞渔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舟山捕捞渔业如何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发挥好在新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继续为全国海洋渔业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而现实课题。本文从舟山捕捞渔业一个时期以来的发展变化入手,分析了在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推进捕捞渔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了实施捕捞渔船现代化、捕捞渔业集群化、捕捞渔业多样化、捕捞渔业低碳化、捕捞渔业法人化、捕捞渔业品质化、捕捞渔业综合化等"七化"工程为载体的舟山捕捞渔业转型升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9.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目前,关于种稻和蟹沟面积最佳比例问题尚无明确定论。就蟹沟面积和种稻面积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得出结论,从氮、磷、钾3种元素角度考虑,其比例应分别为26.53%、13.53%和42.37%。但考虑到补充大量外源氮肥时水体分子氨会对蟹造成毒害,建议将蟹沟面积比例控制在26.53%左右。在不施或少施肥料的情况下,蟹代谢废物中的氮、磷完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只需补充钾肥。  相似文献   
30.
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池塘养殖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该系统由20%水面的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80%水面的滤杂食性鱼类养殖区构成,配置过水堰、螺旋桨式和水车式推流装置、集污和吸污装置等养殖系统设施和装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螺旋桨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40 m~3/(k W·h),流量为204 m~3/h,空载噪音为60 d B;水车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60 m~3/(k W·h),流量为180 m~3/h,空载噪音为67 d B;过水堰过水的总流量约为331 m~3/h,利用水循环装备实现水体流动可实现水体日交换量7 900 m~3,达到养殖池塘水体的50%左右。利用推流装置搅动水体,可实现水体大范围的对流,交替暴晒水体,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试验池塘中下层溶解氧水平比对照塘高出59.5%,试验池塘叶绿素a浓度比对照塘低,说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浮游植物过渡繁殖。该养殖系统可为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