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65篇
  37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以蓼江村韭菜和太空绿韭两个韭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法对韭菜干尖症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种子繁殖、夏季两次收割相隔期为25~28 d时适时采收、每隔5d轮喷防病药安克和阿米西达各1次、同时进行遮荫和水旱轮作,可起到明显预防韭菜干尖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刀鲚为洄游性鱼类,每年2~3月成熟的个体,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地理位置优越,流域面积辽阔,具有饵料丰富、生物种类繁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构成了渔业资源赖以生长、繁衍、生息、所需的饵料、温度、空间等优良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笔者以长江江苏江段刀鲚捕捞日志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统计软件和GIS软件科学形象的表达长江刀鲚江苏江段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08年到2011年,江苏江段的刀鲚捕捞船只数和作业天数基本稳定,而单船捕捞量和经济收益波动范围比较大,尤其2010年单船捕捞量和经济收益有了大幅度提升。本研究旨在了解长江刀鲚的资源变动、产量变化、生物学概况等,为长江刀鲚的合理捕捞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工程建设之前铁黄沙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水质状况,2011年6月对该河段13个监测点进行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铁黄沙水域浮游植物共有5门28属36种,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有22种.铁黄沙水域不同断面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但整体看来,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浮游生物量和密度在各个样点波动较大,从断面上表现为铁黄沙断面高于上游和下游断面,这是由于在各个样点种类组成和水文环境等差别造成的.根据所测数据对浮游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为1.84 ~2.80,平均为2.33,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74~0.97,平均为0.91;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1.24 ~2.10之间变动,平均为1.76,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456 ~0.813之间变动,平均为0.680.综合判定常熟铁黄沙河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水质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4.
不同农业种植模式土壤-作物系统中Zn的分配与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种植模式土壤-作物系统中Zn的含量与变化,研究了岷江下游丘陵区3种典型农业种植模式(M1:玉米+红薯-小白菜+菠菜,M2:玉米+生姜-茎用芥菜,M3:水稻)土壤和作物中Zn的分配和迁移特征。结果发现,土壤全量Zn含量变化在M1、M2中表现为显著下降后又显著上升的特征,M3中为显著下降。作物食用器官Zn含量特征为蔬菜作物(小白菜、菠菜、茎用芥菜)>根类作物(红薯、生姜)>谷物类作物(玉米、水稻)。除小白菜外,作物非食用器官中Zn含量均显著大于食用器官。  相似文献   
55.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故本文从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绿化建设施工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对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细节处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单轨林果运输系统中存在的劳动作业方案不合理、劳动强度大、安全保障差等问题,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人-物-车耦合模型,仿真作业环境。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考虑人体生理尺寸及腰椎间盘受力等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确定搬运作业方案时应根据运输距离和运输速度相应增减工作量;同时应正确选取单轨车支架高度以满足作业舒适性的需求;此外,仿真结果表明单轨车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将为单轨车的进一步改进设计及制定科学的运输作业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1幼苗猝倒病 是威胁很大的病害,几乎见于所有苗圃和育苗温室,针、阔叶树种均可感染。出土1个月之内的针叶树幼苗最易受害,未木质化的幼苗受侵袭后迅速倒伏,木质化的苗木根系腐烂,地上部枯死。病原主要是丝核菌属、镰刀菌属和腐霉属的一些种。  相似文献   
58.
牛出血性败血症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巴氏杆菌IgG-A,应用提纯的兔抗巴氏杆菌IgG-B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用羊抗兔IgG包被对照线,制备了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的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研制的试纸条不与牛的其他病原的抗原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试纸条的最高检出稀释度为1∶640;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与菌体检查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对牛出血性败血症进行普查和检疫。  相似文献   
59.
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转基因作物的土壤生态安全性,用转Bt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进行盆栽试验,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脲酶活性比非转基因玉米降低14.30%,成熟期提高63.34%;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抽穗期和收获期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玉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苗期和收获期显著提高,分别比非转基因玉米提高28.01%和8.01%。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基于温室内部不同位置光照的需求建立保温被精准揭盖位置模型,提出一种逐时揭盖保温被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瞬态模型分析不同的揭盖方式下大寒、春分节气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变化。【结果】按照温室规格1∶1建立日光温室CFD模型,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在0.91~0.92。选取大寒、春分2个节气分析,在光照完全照射墙体时逐时揭盖分别比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室内部温度提高0.03和2.49℃;在光照完全照射地面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5和0.9℃;在光照完全照射作物层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3和0.62℃。【结论】逐时揭盖对较为严寒的大寒日前后提高温度不明显,全体平均气温最大提高了0.56℃;在春分日逐时揭盖方式全天平均温度最大可提高2.49℃。寒冷季节下,揭盖方式对温度的影响不大,可增大保温被揭起角获取更多的光照,在春分节气可减小揭起角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