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文章在调查无规定疫病区、活禽交易市场新城疫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对新城疫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不同动物中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探讨我国新城疫防疫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致病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HA基因与人感染的H10N8和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分别为91.4%~91.5%和95.3%~95.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属于欧亚谱系分支,可能是由包括H1、H2、H3、H4、H9、H10和H11在内的多种AIV亚型重组而来;SPF鸡感染试验显示,F1464和F1473毒株均为低致病性病毒;小鼠感染试验显示,F1464毒株可以在小鼠鼻甲、肺、脾脏中高效复制,并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F1473毒株仅在鼻甲和肺中复制,对小鼠的致病力更低。本研究为H10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3.
为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发病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类型、毒力因子差异和其耐药状况,探讨大肠杆菌对家禽生产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对从山东、西藏等7个省(自治区)的发病鸡群分离获得的130株大肠杆菌菌株,用PCR方法进行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5种致病类型检测和ompT、stx2等7种毒力因子检测,并用15种药物测其耐药性。结果发现,仅5株发病鸡源大肠杆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3.85%,5/130),且均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130株大肠杆菌检测出iroN毒力因子检出率最高(69.23%,90/130),stx2最低(1.54%,2/130),其余均在50%~60%。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1.54%(119/130)、90.77%(118/13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12.31%,16/130);多重耐药严重,94.62%(123/130)的菌株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药物耐药。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养鸡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情况,以进一步做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4.
1概述禽流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由于它给全球养禽业乃至人类生命安全所造成的重大威胁和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具有重大威胁的疾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3年在东南亚开始暴发以来,  相似文献   
25.
2007年10-12月,连云港某规模化养猪场45日龄以内的猪发生疫情,1720多头二元小种猪陆续死亡150多头.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 PCV-2)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6.
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MRP、EPF和SLY基因设计合成了四对引物,对我们分离鉴定的2005四川分离株进行毒力因子检测,并对阳性产物测序比较。结果以分离株为模板,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867bp(MRP)、572bp(EF)的2个片段,以及SLY的长度为1502bp目的片段(外引物)和1443bp的目的片段(内引物)。说明分离株SSsc0501为MRP+EF+SLY+,属于具有3种主要毒力因子的强毒株。经对PCR阳性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其与P1/7株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与1933株的同源性达99.7%,仅在128位、217位、744位、1380位、1386位的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在氨基酸水平上SSsc0501株与1933株的同源性达99.6%,有2个氨基酸发生替代。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灭活效果,2020年对11个省(自治区)5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展抽样检测、问卷调查.通过对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病原活性检测发现,化制法、发酵法、碳化法、酸解法均可灭活非洲猪瘟、猪瘟、口蹄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4种疫病病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无害化处理中心因...  相似文献   
28.
2015年11月30日,山东省西北地区某鸭场报告其饲养的17 600只鸭子在1个多月内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鸭在死亡之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仅表现精神萎靡,多次用药后均无明显效果。截至调查时,已累计死亡约3 600只。为详细了解该鸭场的发病情况,分析该病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本次疫情暴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鸭场暴发了腺病毒病;起因是鸭苗在引进前已感染了腺病毒,引入后又遇雨雪天气,气温骤降,同时场内饲养管理不合理,卫生条件差,防控措施不当,导致多种细菌继发感染,从而加剧了疫情。针对鸭场存在的病原,对症用药,对可能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控制,随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9.
根据湖北省某公牛站的引种流程和生产管理规范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定性评估该站2017年经引种发生口蹄疫的风险。结果显示,经引种发生口蹄疫的风险为"非常低",不确定性为"中"。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公牛站在引种过程中增加对引进种公牛的强化免疫,增加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申报检疫,按照规范程序引种,严格落实消毒措施,以确保引进种公牛健康。同时,建议定期开展全群监测,尤其是加强对供精牛群隐性带毒感染的监测,以确保精液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30.
为满足新城疫病毒高通量快速检测的需要,针对新城疫病毒M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比对分析保守区域,经同源性分析后,设计合成多条引物和探针并对其筛选,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新城疫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耗时短、特异性好,检测下限达10~(-4) ng/μL。利用该方法,对480份临床采集的各类家禽咽拭子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25份阳性,与常规RT-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κ值为1(P 0.001)。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新城疫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