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危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及传入我国的可能途径,再分析我国对该病的防控现状等因素,认为目前我国存在传入非洲猪瘟的较高风险,需要按照我国既定的新发、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  相似文献   
42.
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1976,EDS-76),俗称减蛋综合征,是由鸭腺病毒甲型(DuckadenovirusA)引起的能使蛋鸡产量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病鸡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以产蛋量下降、蛋壳异常(软壳蛋、薄壳蛋、破损蛋)、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为主要特症。本病可使产蛋量下降15%左右,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量可骤然下降30%-40%^[1]。  相似文献   
43.
1997-2005年中国水禽新城疫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7—2005年从国内分离到的10株水禽源新城疫病毒(ND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研究。致病指数MDT和ICPI测定结果表明10株分离株均属于强毒株。采用RT-PCR扩增了各分离株F基因主要功能区片段(535bp)并进行了序列分析。10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强毒特征,与致病指数测定结果一致。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的F基因序列,构建NDV的遗传进化树,分析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10株NDV分离株中有8株属于基因Ⅶd型,1株属于基因Ⅶc型,1株属于基因Ⅸ型。表明基因Ⅶ型NDV是造成中国水禽近年来发生新城疫的主要原因,与同期中国鸡群发生新城疫感染的流行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44.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本中心分离鉴定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强毒株接种Marc-145细胞,制备病毒抗原液,毒价不低于10^-7.0TCID50/0.1mL。经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灭活后与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3批。经对该制品的安全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品对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及妊娠母猪3倍剂量注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受到严格限制。FMDV有7个血清型,80多个亚型,型与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性,使FMD的预防和诊断更加困难。目前,该病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成员国中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存在本病,由于发病后的巨大影响——引起消费者恐慌和出口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6.
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近年来由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到的新城疫病毒(NDV)野外分离株中,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6株,用RT PCR技术扩增其F基因重要的功能区片段,进一步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的F基因序列,构建了59株NDV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其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535bp,所分离的毒株在分裂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R-K/R-R-F117,均相当于NDV的强毒株.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16株分离株中有13株为基因Ⅶ型NDV,说明目前基因Ⅶ型NDV所引起的新城疫在国内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47.
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1」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1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的3株,即HG97C5、YG97F11、YG98-2C4,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病性试验,结果3株鹅副粘病毒的MDT分别为56.7、52.0、53.2,ICPI分别为1.64、1.69、1.70,IVPI分别为1.62、2.6、2.6,表明这3株鹅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同时,我们也应用鹅胚和鹅按照研究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毒力试验,结果,这3株鹅副粘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13日龄鹅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68.8、67  相似文献   
48.
鹅副粘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鹅副粘病毒分离株YG97经10日龄鸡胚增殖后纯化,提取病毒的基因组RNA,采用RT-PCR一次性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7kb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CEM^R载体,经转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初步获得了含鹅副粘病毒F基因的阳性克隆。将所获得的阳性重组质粒进一步进行了序列鉴定。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F基因片段的长度为1695bp,共编码53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P-F^117,与NDV强毒株特征相符,同时也与鹅副粘病毒分离株致病性实验结果相符,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与国内外其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2%~89%之间,表明该毒株相对于经典的NDV在F片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鼬科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变异特性,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貉、狐、貂的5个CDV分离株(其中HD-m、LN-m为貂源,HTp-r、THD1-r为貉源,HB-f为狐源)和1个CDV国内弱毒疫苗株(vCh)的N基因和部分H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7.5%以上,而N基因为94.5%~99.8%.vCh与5个分离株的H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H基因:90.5%~91.8%;N基因:90.9%~93.5%),而与国外疫苗株vCon和vOnder的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6.8%和97.2%.分离株之间H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差别不大(97.1%~100%),而N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差别较大(91.6%~100%).5个CDV分离株与vCh疫苗株H蛋白和N蛋白同源性均普遍较低,H蛋白为89.7%~91.8%,N蛋白为92.8%~96.8%.vCh与vOnder、vCon有很高的同源性,其H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5.6%,vCh与vOnder N蛋白氨基酸同源性达97.3%.结果显示,最近犬瘟热的流行和免疫失败现象的发生与国内所用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遗传关系甚远有关.  相似文献   
50.
沙门氏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屠宰环节是肉品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风险点之一,欧盟及美国等均对畜禽屠宰环节中的沙门氏菌污染采取了系统、科学的风险监控措施,业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些组织/国家对屠宰环节畜禽胴体的取样计划、限量标准、检测方法等做了详细规定,并提出了检测不合格所对应的纠偏措施,并将沙门氏菌基底监测和风险评估作为制定控制技术规范的基础。鉴于我国生鲜肉品致病微生物监测、风险评估以及限量标准和法规的缺乏,屠宰环节沙门氏菌污染率较高,建议进一步优化畜禽屠宰环节病原危害监控措施,持续开展微生物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畜禽屠宰环节沙门氏菌限量标准和监测控制技术规范。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更好地保障国内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