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山东滨州及周边地区2012—2013年免疫猪场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抗体检测。结果发现,2012—2013年山东滨州及周边地区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最好,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散养猪场,2013年三种疾病的抗体水平均低于2012年的抗体水平,各散养猪中场三种疾病的抗体合格率明显低于各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62.
2013年5月从山东某大型长毛兔场患有以鼻炎和化脓性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免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动物试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等药物敏感;通过设计3个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试验组、恩诺沙星防治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每组500只长毛兔,连续观察30 d,结果发现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对该病的防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3.
<正>目前在猪场中流行的腹泻,自2011年11月份开始,给广大养殖业主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了解其发病死亡程度绝不亚于2006年的高热病,发病群体,以往该病是全群均有发病,母猪商品猪均发生严重腹泻,相同的是仔猪也会有上吐下泻,出现大量死亡的临床症状。而此次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多为产房仔猪,其他猪群发生严重腹泻的少。病原方面,以往发生的病毒性腹泻多为单一病原,如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病。现在发生的病原较为复杂,有的如以前单一  相似文献   
64.
牛肠道病毒(BEV)感染是我国近年来的新发传染病,在牛群中普遍存在,且常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本文介绍了牛肠道病毒的发现、形态及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等,阐述了该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如病毒的分离培养技术、血清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RT-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等,以期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2016年4月,山东蛋鸡养殖规模25 000余只的鸡场发生了一种高致死率传染病,病死率15%以上。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PCR检测及血清型分析,确诊该病为禽腺病毒Ⅰ群4型感染所致。无菌采集该养殖场病死鸡肝脏,制备组织灭活疫苗,对鸡群进行紧急注射免疫,免疫接种后7d,病死鸡数量开始逐渐下降,12d后完全停止发病死亡,最终成功控制了该病。应用制备的同源组织灭活疫苗紧急免疫鸡群有效控制了禽腺病毒Ⅰ群4型的感染,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6.
RT-PCR扩增获得4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分离株(GT、HN、ZB、BZ)VP2基因并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全长均为1356bp,编码452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3.2%~99.9%与93.6%~100%之间;除HN株与经典毒株Cu-1核苷酸同源性为95.5%外,其余3株均为95.6%;GT、HN、ZB及BZ株与VariantE株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5.9%;该4株病毒与北欧、非洲、西亚、东南亚、东亚等地区于1998~2008年报道的超强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非常高。根据VP2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HN、ZB、BZ株病毒皆为超强毒株(vvIBDV),GT株除254位氨基酸残基为变异株特征性的S(丝氨酸)外,其余均与超强毒株特征相符。以GT株VP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低温培养后42℃热诱导,并对诱导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获得表达,并与阳性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以VP2为基础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山东首例牛支原体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山东省常发生类似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的疾病。通过病料的采集、支原体分离、生化鉴定、PCR检测、16SRNA序列分析及临床治疗等研究工作,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牛支原体,且能够形成典型的煎蛋状的菌落;分子生物学检测进一步确定为牛支原体,临床上使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能够迅速控制疫情的发生。这是牛支原体病在山东省的首次发病报道,有利于下一步该病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68.
副猪嗜血杆菌Shandong2007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仔猪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等鉴定,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822 bp片段连入T-载体后测序,再通过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生化试验结果为接触酶阳性,氧化酶和H2S阴性;生长需要NAD,发酵果糖、半乳糖和蔗糖等,不分解D-甘露醇和D-山梨醇.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PCR鉴定结果与国外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 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以上,初步鉴定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  相似文献   
69.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11年猪伪狂犬病大暴发以来,猪场伪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大提高了,其造成的损失大有超越猪瘟的趋势,并且在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有关。笔者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底共诊断猪病416例,发现有170例伪狂犬发病,占全部发病的40.9%,首次超越了猪瘟病例,这在近年的临床诊断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70.
根据GenBank公布的兔出血热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对引物组合进行了筛选,优化PCR体系各反应条件,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进行临床应用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引物组合能够特异性扩增331 bp产物,Mg2+浓度1.0~1.5 m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退火温度在50℃~60℃之间扩增无差异性。该方法可以扩增102拷贝以上的模板,对兔轮状病毒与水泡性口炎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临床应用对比实验显示,与HA检测相比,该方法检出阳性率由66.7%提升至77.8%。本研究建立的RT-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等特点,能够用于该病的临床检测,为防控该病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