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藏农田土壤有机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也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作物产量有直接贡献。西藏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作物的生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西藏土壤有机质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西藏土壤肥力状况,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西藏温暖半湿润区、温暖半干旱区、温凉半湿润半干旱区3个主要气候区的主要农田土壤取样分析有机质含量,并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年降水量、年积温和农田有机肥施用量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西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值为24.51 gkg-1,有机质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状况,从全区范围看土壤有机质变异较大,导致变异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原因。土壤有机质与海拔、年降水量、年积温和农田有机肥施用量四种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关系,除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他三种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西藏冬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增温和CO2浓度升高的实际响应,以西藏冬青稞主栽品种‘冬青18’为试验材料,设置开放式气室(OTC)内无增温且无增施CO2为对照(CK)、增温(T)和增温+增施CO2(T+CO2)3个处理,经连续2个生长季全生育期增温控制试验,观察记录冬青稞生育时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1)T和T+CO2处理使‘冬青18’全生育期显著缩短,缩短12~20 d,主要集中于播种-出苗期和抽穗-成熟期。2)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T处理降低‘冬青18’产量,同时增加CO2有弥补产量的效果,主要是因为T处理的主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降低,增温同时增加CO2使千粒重和穗粒数有所增加。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冬青稞生长整体表现为穗粒数、粒重和千粒重均降低等减产效应,而增加CO2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减产趋势,未来该地区冬青稞生产栽培可通过调整播期及筛选耐高温品种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3.
覆膜种植技术已在旱作农区大面积推广,为了探明覆膜种植模式下科学合理的施肥水平,尽量减少土壤氮素残留与淋溶,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全膜双垄沟播(F)、半膜平作(H)和裸地平作(O) 3种种植方式,配套优化施肥(OPT)、农民习惯施肥(FP)和不施肥(CK) 3种施肥水平,测定了春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布以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硝态氮残留累积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0~200 cm土壤中硝态氮残留量最高可达428.3 kg·hm~(-2),OPT和FP处理的硝态氮平均累积量分别是CK的7.6和4.4倍;覆膜种植可以减少氮素残留,以全膜双垄沟播尤为明显;裸地平作下长期施氮容易出现硝态氮的残留,其主要残留在60~140 cm土层中,100 cm土层附近最高。两种覆膜种植方式下,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收获时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在裸地平作下施氮后硝态氮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收获期残留量高。因此,在OPT施肥水平下,配合全膜双垄沟播可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减少土壤硝态氮下层淋溶,降低因高施氮导致的土壤硝态氮累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西藏青稞产量的影响,采用西藏3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取年均以及青稞生长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以及逐年青稞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以来西藏地区气温呈线性增加趋势,温度(平均气温、最高温和最低温)增加特别是最低温的增加与青稞产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最重要因素;降水量也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青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日照时数与青稞产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西藏青稞产量的影响,采用西藏3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取年均以及青稞生长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以及逐年青稞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以来西藏地区气温呈线性增加趋势,温度(平均气温、最高温和最低温)增加特别是最低温的增加与青稞产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最重要因素;降水量也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青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日照时数与青稞产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中部农区冬小麦套种箭舌豌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藏中部农区一般在7月中下旬收获冬播作物,来年的冬播作物要在9月下旬播种,其间有约60天的时间土地空闲,而这段时间雨、热资源很为丰富.本文进行冬小麦套种箭舌豌豆研究旨在提高水、热、田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农区牲畜的饲草问题和培肥土壤地力.通过不同密度冬小麦套种箭舌豌豆和不同箭舌豌豆播期试验,认为西藏中部农区在冬小麦灌浆时期套种箭舌豌豆较为适宜,这样既不影响冬小麦产量又能充分利用水、热、田地等资源使箭舌豌豆的产草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以13个来自西藏不同生态区的青稞品种为材料,研究播期、密度、肥料运筹及其互作对青稞秸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青稞品种的秸秆产量与品质性状在品种间、播期间、密度间及肥料运筹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晚播青稞秸秆产量显著低于早播,但秸秆品质显著优于早播.密度和肥料运筹对参试品种秸秆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对秸秆品质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开发利用西藏部分农区水热光田资源创造高产值技术研究"的粮绿套、复种、粮饲复种、粮红复种、粮油复种、粮果复种、粮菜复种、粮粮复种、经经复种等十三个系列的202个早熟作物进行套种、复种组合中,露地大田大蒜套种西瓜这个经济作物套种经济作物类型是202个作物组合中的经济效益最高,亩净产值一年(头年9月至第二年9月)达10000元,在国内外均无报道,它不仅充分代表了"开发利用西藏部分农区水热光田资源创造高产值技术研究"成果的核心技术,即"开发利用西藏传统大田一年只种一季粮食作物剩余的水热光田资源,选择早熟作物相互套复种,实现一年两收,提高一个种植指教,在稳粮的基础上,大幅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以及生物培肥耕地生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多种经营等,建立用地养地结合,农、牧、经紧密结合、相互利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持续机制,解决农业结构单一农田肥力下降、畜牧业草蓄矛盾大、农民收入上不去等限制因素,彻底改造传统的耕作制度和生产体系,彻底改变西藏农业落后的局面"。同时为西藏农业大胆创新,发挥西藏自然特有的优势,开发内在生产潜力、发展经济开创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规律,以春小麦"龙麦20"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其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氮肥和钾肥对春小麦的产量提高影响比较明显,其次是磷肥,有机质影响最小,对其产量进行方差分析,F=0.92,P=0.03600.05,用LSD法分析得出,1/2K、3/2K与CK、M、M+1/2OPT、-N等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单穗重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千粒重之间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氮肥和磷肥对提高小麦根冠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当的施用氮肥、钾肥、有机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倒指数,增加抗倒伏能力,氮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施用磷肥可以增加根数占全株总干重的比重,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钾肥和磷肥有效提高了植株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的产生,从总体上看施用的肥料对穗长和小穗数影响变化顺序为K肥N肥P肥有机质。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年鉴是西藏发展史最具权威的证明,它记录了铁一般的事实,只有不断地总结历史,尊重现实,找准问题实质,抓住主线,认认真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肥料、饲料两大难题,西藏农牧业才能大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