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禽类的一些重要传染病中,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禽流感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2.
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景观效果,也是保护在城市改扩建工程中已有的各种大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胞中和实验方法测定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中和病毒的活性。利用细胞中和法测定两株包被(捕获)单克隆抗体3D7(含O/Mya98/XJ/2010株抗体)和7G3(舍O/GX/09-7株抗体)对不同病毒的中和抗体值,验证这两株单抗是否具有中和病毒的活性。结果表明:7G3可以中和O/GX/09-7株病毒,但不能中和其他毒株病毒,虽然中和能力不强,但是特异性中和,进一步验证该抗体仅与O/GX/09-7株反应:3D7仅与缅甸98株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与其他毒株均不产生反应,而且中和效价达1:128,属于具有中和能力的单抗抗体。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采用有限稀释法将ST细胞进行克隆,将获取的单克隆细胞放大培养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定量检测毒液中病毒含量,筛选对猪瘟兔化弱毒株敏感的细胞株。试验结果获得D3株、C4株、C8株、D5株、E10株、E11株、F9株和H9株共8株ST单克隆细胞。其中,C4株和E11株细胞对C株高度易感,收获毒液RNA拷贝数能够维持在106 copies/mL,并且高峰期毒液拷贝数可达107 copies/mL。  相似文献   
65.
为对基因Ⅰ型和Ⅱ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进行鉴别检测,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基因Ⅰ型和Ⅱ型BVDV 5'非编码区(5'-UTR)的参考序列,设计了一对BVDV Ⅰ型和Ⅱ型通用引物和2条鉴别探针,建立了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Ⅰ型和Ⅱ型BVDV外,该方法对猪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口蹄疫病毒等均无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Ⅰ型BVDV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Ⅱ型BVDV检测下限为100拷贝/μL,敏感性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鉴别Ⅰ型和Ⅱ型BVDV,检测结果与OIE认可的BVDV普通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Ⅰ型和Ⅱ型BVDV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准确、可鉴别等优点,可用于Ⅰ型和Ⅱ型BVDV的快速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66.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7.
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水分和肥料与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关系,为温室袋培番茄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室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番茄品质做多目标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不同处理番茄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收益。【结果】单株施肥量、灌水量以及水肥交互作用对番茄各品质指标影响不同。在相同水分条件下,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肥料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Vc、番茄红素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相同肥料浓度下,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增加番茄果实中硝酸盐、Vc、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逐渐降低,表现为“稀释效应”,番茄红素的含量则在中水处理下较高;在单株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其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在单株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同样呈现抛物线趋势,施肥量、灌水量以及水肥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水分作用>肥料作用>水肥交互作用;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袋式栽培番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单株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灌水量水平下,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施肥量和灌水量作为单一因子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著,且水分作用>肥料作用,而水肥交互作用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高肥高水处理的净收益最高,为4.98 元/株,与中肥中水处理(4.86 元/株)、高肥中水(4.84 元/株)以及中肥高水(4.80 元/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低肥低水处理的净收益为3.33 元/株,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品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生产等因素,在不显著降低番茄品质和净收益的情况下,选择中肥(5 1470 mg)中水(120 L)处理作为最优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68.
正伪狂犬病毒(Pes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Ⅰ型病毒,PRV病毒粒子的核衣壳成正二十面体,带囊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直径约120~300nm。自2011年以来,我国多地猪场暴发伪狂犬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较大影响。目前,急需生产出高质量伪狂犬疫苗来应对疫情的威胁。传统的伪狂犬疫苗单位体积内抗原含量不高,免疫效果不佳;杂蛋白含量较多,免疫副反应较严重。本实  相似文献   
69.
东魁杨梅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国英 《农技服务》2012,29(6):687+689
从园地选择、栽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控梢促花、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东魁杨梅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0.
通过生物反应器中进行BHK21细胞悬浮培养并逐级放大,分别接种口蹄疫OJMS/2000株与Asia 1/JSL株,纯化灭活后制备50批疫苗,结果均符合《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疫苗(OJMS株+ JSL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以下称规程)所规定的各项标准,病毒146S抗原含量比转瓶培养提高10倍以上、疫苗的不良反应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