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7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口蹄疫病毒O/HN/93疫苗株的拯救及病毒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含有预期突变的口蹄疫病毒O/HN/93株全长cDNA克隆,将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线化后,与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真核质粒pcDNAT7P共转染BHK-21细胞,转染细胞盲传至第3代50 h后出现典型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第4代10 h出现典型的CPE。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分子标签测序、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均证实成功拯救到了O/HN/93株FMDV。成功获得O/HN/93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抗原谱广、免疫原性好的候选疫苗株奠定了骨架基础。  相似文献   
62.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有0型口蹄疫病毒P1—2A和3C蛋白酶基因和3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将P12A、3C和3D基因亚克隆连接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上,再将重组穿梭质柱用Pinel线性化后电转化携带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菌,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pAdcmv—P12×5c和pAdcmv—p12×3cd重组腺病毒质粒,经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正确的插入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l线性化后转染HEK295细胞,转染1w内细胞出现典型病变。取转染细胞裂解液上清连续传代至第4代时,细胞于24~48h内即病变完全,收取接毒后24h细胞进行PCR和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内,且在mRNA水平上有表达。取第4、6、8和10代病毒,用蛋白酶K处理后可扩增出目的基因,证明此重组病毒可稳定存在。本研究为FMD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制备并鉴定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原核表达2C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直至所克隆的细胞能够100%的分泌抗体,用Dot-ELISA以及IFA对mAbs的特异性等进行鉴定.共获得4株抗重组蛋白2C的mAbs,其亚类鉴定结果3株为IgG1,1株为IgG2b,叠加ELISA初步判定4株单抗所识别表位相同或相近.Dot-ELISA显示这些mAbs与重组2C蛋白和(2C3AB)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O/China99感染的BHK-21细胞中的2C抗原均可特异性结合,IFA结果显示所得单抗能与FMDV感染细胞中的2C蛋白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的针对2C蛋白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2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3ABC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牛源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China/99株非结构蛋白基因3ABC从pGEM-T-3ABC重组质粒中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riEx-4Neo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riEx-3ABC。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量约为59.1ku的目的蛋白带,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1.4%。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表达产物能被FMD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达产物纯化后作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显示特异的免疫学活性,并能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研究为以FMDV非结构蛋白为抗原,建立自然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的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65.
用3''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了口蹄疫病毒(FMDV)0H99株基因组3’端真实序列。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nt,包括3D基因部分序列、3’端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和Poly(A)尾巴,其中3’NCR位于终止密码子TAA之后,长93nt,Poly(A)尾序列至少含有56个A。与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OH99株与0TY TW/97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为91.4%,而与O1K、CHINA99、A12等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其同源性分别为68.1%、71.0%、70.2%。3’NCR的末端存在保守性较高的基序:CCCTCAGATG,TTTTCCC—CGCTTCCT。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FMDV基因组的功能、构建OH99株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及细胞因子、CpGDNA、化学佐剂、共刺激信号分子、化学因子、黏附分子等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免疫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对畜牧业危害极大,是世界各国检疫和防疫的重点对象。目前已知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68.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FMDV NSP 3ABC经纯化复性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鉴别感染动物与注苗动物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量的牛血清样品,确定了3ABC-I-ELISA判定标准.3ABC-I-ELISA以(OD样品-OD阴性)÷(OD阳性-OD阴性)来计算待测样品效价.当效价小于0.2为阴性,介于0.2~0.3之间为可疑,大于0.3为阳性.根据此判定标准所测试验感染动物血清都为阳性,敏感性达100%;97.06%疫苗注射动物血清为阴性;98.39%的非免疫健康牛(未感染也未注射疫苗牛)血清为阴性.研究证实感染牛在1年以后仍能检测到3ABC抗体.这说明3ABC-I-ELISA能够鉴别FMDV感染动物和注苗动物,可作为大面积疫情监测的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69.
口蹄疫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0.
固定细胞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是近年推出的新方法,用于检测和分析病毒诱导抗原及细胞表面受体,是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发展。这种技术克服了以前许多方法的不足。现将其原理、方法及应用情况浅述如下:一、原理将病毒感染的单层细胞或靶细胞用化学试剂(多聚甲醛或丙酮)固定在微量平底96孔塑料培养板上,加适量的特异性抗体(单抗)作用后洗涤,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小鼠 FC 抗体封闭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底物 H_2O_2,终止反应后测其415nm的 OD 值。二、方法1.病毒感染细胞敏感细胞以单层培养在96孔平底塑料培养板上,待细胞生长成密集的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