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4篇
  32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常规气测录井存在脱气效率低、气测数据质量差、解释方法适应性差及解释结论符合率较低的问题。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传统的录井技术已不能满足井场油气显示识别、评价的需求。FLAIR(fluids logginganalysis in real-time,实时地层流体录井)技术因能够提供更为客观的高质量数据和更为宽泛的烃组分信息而被逐步推广应用。利用FLAIR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改进了皮克斯勒图版,根据衍生参数建立了全烃-流体类型图版,定义了油、气、水指数并提出计算公式,并以此制作了流体指数解释图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渤海地区的油气快速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玉米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大斑病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相似文献   
93.
玉米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大斑病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94.
<正>瓜蒌是山东著名地道药材之一,历史上产量和质量均列全国之首。瓜蒌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大,年销售量约170万kg,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种植瓜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一、产地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瓜蒌产区海拔50~150m,处于东经116°~117°30’之间,北纬35°30’~37°。瓜蒌产区属于  相似文献   
95.
淡水黑鲷(Hiphaestus fuliginosus)学名厚唇弱棘鯻,隶属于鲈形目,是澳大利亚特有鱼类,也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该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易于捕捞,较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同时淡水黑鲷形态与我国海水鲷相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96.
正平欧杂交榛子品质优良,适应区域广,为近年来退耕还林的优选树种,尤其是新疆、内蒙古、吉林、河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末达到0.7万hm~(2[1])。但平欧杂交榛子在各地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甚至死树,导致园相不整齐,产量低下,效益不稳定。如何提高平欧杂交榛子的抗逆性,增强抗抽条能力,保障树体生长健壮,实现丰产稳产,是生产上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正>近年来,受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多数梨产区出现了暖冬和持续性干旱天气,全年雨水分布不均。因此,果农应及时采取措施提升梨园土壤增温保墒能力,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结构,以应对不良天气影响。其中,树盘覆盖和行间生草两项实用技术成本较小,且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使用。1树盘覆盖树盘覆盖一般在雨后或者适当灌溉之后进行,此时土壤墒情较好。覆盖后,可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有机肥降解,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根  相似文献   
98.
无菌采取健康成年母貂的新鲜粪便,通过选用MRS培养基,对其肠道与粪便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筛选优势菌株,并观察菌落形态、镜检特性、生化试验鉴定、耐酸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出4株乳酸杆菌,嗜酸性乳酸杆菌3株,干酪乳酸杆菌1株。筛选的1株嗜酸性乳酸杆菌和1株干酪乳酸杆菌(A1、A4)能耐受pH值低至4.0的酸性环境,其代谢产物对常见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有敏感作用,但对于青霉素以及氨苄西林等的耐药性强。  相似文献   
99.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有益微生物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了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提高水貂抗病能力、生产性能和综合效益,我们试验应用复合有益微生物茵饲喂水貂,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成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
为了了解舟山群岛外海域虾类资源状况, 于 2018 年 4 月(春季)和 10 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 分析了虾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研究表明:(1)舟山群岛外海域虾类有 32 种, 隶属于 10 科 21 属, 春季为 22 种, 秋季为 29 种; 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该海域虾类种类数减少且趋势放缓。(2)优势种更替显著, 春季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和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 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域东南部海域, 秋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域北部海域, 以及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 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域西南部海域。(3)虾类丰富度指数 (D)、多样性指数(H'')值春季均低于秋季, 均匀度指数(J'')值春季大于秋季, 60~70 m 水深带的虾类最丰富, 均匀度指数(J'')值均以 70~90 m 水深带最高。(4)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可得, 春季分为 4 个群落, 秋季分为 3 个群落, SIMPER 分析可得, 春、秋季组内相似性贡献率最高的虾类和各优势种的种类一致, ANOSIM 检验可知, 两个季节虾类群落结构呈显著差异。(5) CCA 分析表明, 温度是影响该海域虾类分布主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盐度仅在秋季对虾类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