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4份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初步生化反应鉴定 ,检出肠科细菌 12株 ,检出率为 35 .3% ;球菌2 6株 ,检出率为 76 .5 % ;酵母菌 9株 ,检出率为 2 6 .5 % ;另有 7份乳样在分离培养过程中未见有细菌生长 ,占总检样的 2 0 .6 %。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奶牛二场1984年1、2月份期间,在产后奶牛中陆续发生以表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精神沉郁,拒食精料或只吃少量青贮料,或完全不食,反刍减少或停止。听诊胃蠕动音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药繁试验结果选择了抗菌活性强的乳酸环丙沙星、头孢氨苄、头孢三嗪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等药对186例临床型乳腺炎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总有效率乳酸环丙沙星组为87.0%,头孢氨苄组为92.1%,头孢三嗪组为86.7%,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组为98.5%,痊愈率也以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组最高,为86.2%。  相似文献   
14.
合肥地区1995年奶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及治疗刘士喜叶定生姚智深(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合肥230031)1流行特点1.1流行延续时间长1995年合肥地区奶牛流行热是自8月20日开始至11月10日止,历时82天。而1991年合肥地区奶牛流行热是自7月27日...  相似文献   
15.
药物诱导分娩在奶牛临床中的应用○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合肥市230031)刘士喜姚智深诱导分娩即人工引产,是指人为使母畜妊娠终止而提早排出胎儿。在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我们深感奶牛妊娠毒血症、产前瘫痪、产前不食综合症、妊娠周期性阴道脱和肛门脱、干奶期急性乳...  相似文献   
16.
隐孢子虫感染奶牛的卵囊排出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6 头自然感染隐孢子虫奶牛的卵囊排出情况作了连续21 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阳性犊牛(n =12) 转阴率最高,为50.00% (均为感染强度 或者);阳性成母牛(n = 9) 转阴率次之,为11.11% ;阳性育成牛(n= 5) 转阴率为0.00% 。阳性奶牛中,高强度感染(或)者多为长期带虫,持续从粪便中排出卵囊。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如治疗用药不当,不仅影响治疗效果,造成药物浪费,而且影响奶牛繁殖力。为其防治提供理论根据和有效措施,我们对其病原菌分类情况进行了探讨。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动物:奶牛分娩后因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的27头病牛为试验动物。 (二)采样方法:采样时先用消毒液清冼试验病牛外阴部;再用灭菌输精管无菌操作采取子宫、阴道分泌物5毫升注入消毒的小瓶内,封盖标上取样日期、牛号,然后于冰箱内冷冻保存待用。 (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将上述方法采集的27份子宫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置  相似文献   
18.
胎儿浸溶继发子宫炎、子宫蓄脓、腹膜炎、败血症临床较为常见,但继发子宫、直肠瘘临床少见。1982年1月3日本校附属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2002年8月至10月,合肥市某奶牛场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介绍了该场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对如何防制牛流行热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在不同月份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不同,5~10月份发病率较高(40.48%~62.50%),其余月份发病率偏低(25.45%~38.78%),差异极显著。胎衣不下的母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71.56%)高于胎衣自行脱落的母牛(23.96%),差异极显著。2~4胎母牛发病率高于头胎母牛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母牛繁殖水平下降。对子宫内膜炎的病性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