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CuSO4.5H2O为铜源,用含Cu2+终浓度为0μmol/L(A组)、5μmol/L(B组)、10μmol/L(C组)、15μmol/L(D组)、20μmol/L(E组)和30μmol/L(F组)的孵育介质对从肉鸡肝脏提取的线粒体进行孵育,每个铜浓度下孵育时间为10,25,40min;采用Clark氧电极法对孵育后的线粒体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呼吸控制率(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和磷氧比(P/O)。结果显示,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线粒体RCR,P/O和OPR这3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表明铜引起体外孵育的鸡肝脏线粒体功能损伤,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22.
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多方面详细介绍了仔猪球虫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引起兽医工作者对该病的重视,同时也为猪场诊断、预防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全国范围内中大型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在2012年—2013年,应用PCR方法及gE-ELISA试剂盒对采集自17个省126个集团或猪场的164份病料、2 212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PR)病原及血清野毒gE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病料样品中,PRV野毒阳性率为34.1%,PRV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38.6%;血清样品中,PRV野毒抗体阳性猪场48个,猪场阳性率为38.1%,总样品阳性率为14.96%;2013年的感染率比2012年的高,且冬、夏两季PRV野毒阳性率较高;保育猪的PRV野毒阳性率最高,为22.34%,种母猪群PRV野毒阳性率为14.32%;华东地区PRV阳性比例最高,南方地区的PRV野毒阳性率高于北方地区。通过本次调查,说明PRV在我国的猪场依然普遍存在,对猪场进行PR的控制和净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某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中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同源性极高,为了筛选适合该地区病情的疫苗,指导养殖户生产,试验选择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和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作为疫苗候选株,选取3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群体差异性小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A、B和C组,每组10头,A组注射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B组注射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C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免疫前和免疫后14、28、42、56、70、84 d采集血清,通过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分析猪体内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和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免疫应答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数量方面,仔猪免疫后,淋巴细胞数量均上升,42 d时A、B组均达到最大值,A组为19.3×109/L,B组为16.7×109/L,C组则一直处于原始水平;抗体阳性方面,14 d时A组为80%,B组为60%,C组为0,42 d时A组为100%,B组为80%,C组为0;病毒核酸阳性率方面,14 d时A组为90%,B组为100%,C组为0,42 d时,A组为40%,B组为70%,C组为0,70 d时,A组为0,B组为20%,C组为0.由此可知,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能快速诱导猪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抗体,抗体持续时间长、效价高、稳定性良好,且疫苗毒在体内存在时间短、减毒时间快、安全性高,对所研究地区猪群免疫具有优越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前,猪场疫病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13年10月,广西省某集约化猪场约6周龄猪群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结果显示,导致该猪场大规模发病并死亡的主要病原包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是典型的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发病及死亡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