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是表征土壤有机碳、氮转化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何高效获得该组分的大量样品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改进传统少量筛分法,设计一次性大量筛分设备,对我国两种典型旱地土壤黑土与潮土的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土壤分别进行一次性大量(100、200和300 g)筛分,并比较与传统(50 g)筛分法的差异,了解该设备大量筛分样品的工作效率与可行性。结果表明:黑土或潮土大量(300 g)筛分时,与筛分量200和100 g的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无显著差异,均在97%以上;3个筛分量下同一处理的黑土或潮土的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黑土或潮土筛分量为300 g的质量回收率比50 g的质量回收率提高1%~3%,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以黑土CK处理为例,筛分量为300 g与50 g的土壤易分解组分氮含量分别为0.12和0.14 g/kg,两者无显著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筛分量由50 g提高到300 g,单位时间获得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样品的效率提高了5倍。因此,改进设备后的筛分法可以一次性筛分300 g旱地土样,且土壤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是一种获取旱地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较为简单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本文旨在优选痛舒方凝胶膏剂中4味药材的提取工艺,并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L9(34) 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试验法,以延胡索乙素、乌药醚内酯、芍药苷、粉防己碱含量以及提取干膏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对痛舒方凝胶膏剂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为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痛经软膏组[为阳性对照,0.5 g/(kg·d),3cm×3cm]、痛舒方凝胶膏剂组[含生药量13.65 g/(kg·d),3 cm×3 cm]。通过进行痛经大鼠扭体反应试验和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2α(PGF)、前列腺素(PGE2),血清中雌激素(E2)和β-内啡肽(β-EP)含量,评价痛舒方凝胶膏剂治疗痛经的疗效。结果表明,痛舒方凝胶膏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80%浓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制备的痛舒方凝胶膏剂,能减少痛经大鼠扭体数、延长扭体潜伏时间(P <0.01)。在痛舒方凝胶膏剂作用下,大鼠子宫组织中PGF  相似文献   
63.
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为材料, 调查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的生理指标,测定大豆生育期地上器官干物重,分析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 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均以磷高效品种较高, 磷高效品种光合作用较强,CO2同化能力较高。各生育期, 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均在结荚期达到高峰而后下降, 但磷高效品种下降速率低于磷低效品种。磷高效品种的单株和群体均具较高光合效率及生长参数, 并受磷浓度影响较小, 主要原因是其植株吸收磷量较多, 有利于植株体内磷素平衡, 即便在低磷条件下也有相对较强的光合能力,令其在低磷、中磷和高磷条件下都有较高的产量和籽粒磷效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不同组成中药合生元对蛋鸡养分消化率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16只400日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饲喂基础日粮+0.5%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制剂,试验组(2)饲喂基础日粮+0.5%红曲霉中药合生元,试验共56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2)的日粮干物质、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1)和(2)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试验组(2)相比,试验组(1)鸡蛋蛋黄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蛋黄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2)蛋黄中SOD与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2)鸡蛋的失重率、蛋黄系数和蛋白pH均呈缓慢上升,且第28天试验组(1)鸡蛋失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蛋鸡日粮中添加0.5%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制剂与0.5%红曲霉中药合生元制剂均可以提高蛋鸡养分消化率,改善鸡蛋品质,且0.5%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木醋液与中药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随机选取90头哺乳仔猪,采取预饲30 d淘汰的方式,挑选日龄相同、血缘相近、体况一致的4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头,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结果]C组肉豆蔻酸的含量极显著低于A组(P0.01),显著低于B组(P0.05);除C组棕榈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低于其他2组外,C组其余单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硬脂酸等)含量较为丰富;C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赖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B组(P0.01),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苏氨酸的含量也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其余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肉中残留的重金属浓度均低于我国无公害猪肉的行业标准。[结论]添加中药制剂与木醋液混合制剂显著提高了猪肉中有益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升了猪肉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6.
正为了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快速发展,促进种子产业提升,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科技贡献率,挖掘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农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示范、展示和良种良法的推广活动。现将2017年农作物新品种比武、展示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选择八五〇农场常规种植的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3个施肥量级,分别为公顷施肥纯量300、360、420kg; 4个密度,分别为公顷种植密度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旨在进一步探索不同群体结构中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为密植施肥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轴粗和轴重逐渐减少,秃尖长逐渐增加;密度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长、穗粗逐渐增加,秃尖长逐渐减少,轴粗和轴重先增加后减少;(2)施肥量相同时,穗粒数、百粒重和容重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密度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和容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产量最高的处理是A2B2(7.50万株/hm2+纯量360kg/hm2)。  相似文献   
68.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择江苏泰兴3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即银杏+桑树(G+M),银杏+小麦+黄豆(G+W+S)和银杏+油菜+黄豆(G+R+S),以纯种桑树(M)和油菜+黄豆(R+S)为对照,3年后对这5种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5种经营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以及各种经营模式土壤不同层次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各种模式土壤中的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H值则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升高。各种银杏复合经营和纯种桑树模式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纯种农作物(R+S)。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肥力质量差异较大,5种经营模式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G+M(0.973)G+W+S(0.424)M(0.388)G+R+S(0.255)R+S(0.233)。因此,银杏复合经营可明显改善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69.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为选取有效耕作方式及合理种植密度指导玉米生产,以德美亚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免耕平作(T1)玉米产量高于秋翻平作(T2)和传统垄作(T3),前两者差异不显著,与后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相同耕作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再降的趋势,D2处理产量最高,与D3差异不显著,D2、D3处理大于D1处理,但与D1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同密度下,免耕平作处理穗粒数、穗粒重最高,倒伏率、空秆率较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土壤易分解氮库和耐分解氮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矿化能力的大小可反映土壤有机氮的周转性能。论文旨在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易分解氮库与耐分解氮库的矿化特性,为了解不同培肥措施及其氮素供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2种旱地土壤(黑土和潮土)为例,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采用颗粒密度法,将土壤有机氮分为易分解氮和耐分解氮2个组分,室内培养分析不同组分氮的矿化特性。【结果】筛分及培养结果显示,黑土和潮土的平均质量回收率和氮回收率均超过97%,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量之和占原土矿化量的平均比例为99.91%(99.89%-99.93%),是一种研究土壤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特性的可行方法。2种旱地土壤NPK、NPKS和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除黑土NPK处理差异不显著)较CK处理显著提高26.82%-137.10%;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影响显著,其中,黑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48 mg?kg-1?d-1,显著优于NPKS(1.02 mg?kg-1?d-1)与NPK(0.75 mg?kg-1?d-1)处理;潮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17 mg?kg-1?d-1,显著优于NPKS(0.89 mg?kg-1?d-1)与NPK(0.76 mg?kg-1?d-1)处理;旱地土壤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黑土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平均净氮矿化潜势为0.58 mg?kg-1?d-1(0.52-0.63 mg?kg-1?d-1),潮土为0.51 mg?kg-1?d-1(0.40-0.62 mg?kg-1?d-1)。不同施肥处理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均显著大于同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NPKM处理两者显现出最大差异,其中,黑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41、1.39、1.75和2.35倍,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22、1.33、1.56和1.87倍。土壤矿化过程中易分解组分对原土矿化贡献率受施肥措施显著影响,其大小按CK、NPK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