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刘学锋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55-55
2022年9月至今,宜宾试验站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大观科研基地开展了桑枝栽培长裙竹荪试验示范,从桑枝条的采伐、收集、储存、粉碎,桑枝屑培养料的发酵、长裙竹荪菌种选择、田间播种到出荪管理、采收、烘炕等关键时期进行了多期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2.
23.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桑枝就地高效利用的难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型粉碎设备的选型改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桑枝粉碎的大型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桑枝2~3t。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以巴西尾巨桉和巨赤桉两种优良杂交桉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和巨赤桉再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2 mg·L-1,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15 mg·L-1.芽诱导和继代增殖中6-BA的浓度对两种杂交桉树有显著影响.生根培养中,尾巨桉和巨赤桉生根情况差异显著,尾巨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IBA 1.0 mg·L-1,巨赤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5 mg·L-1+IBA 1.0 mg·L-1.两种杂交桉树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为桉树良种选育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5.
以茶树菇菌丝生物量、菌球数量等为指标,通过对发酵罐接种量、装液量、通气量、罐压和发酵起始pH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接种量为10瓶,装液量为35 L,通气量为1.0 m3/h,罐压0.03 MPa,起始pH为6.5.  相似文献   
26.
不同哺育方式对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动物园1990—1998年不同哺育方式下的12只0~6月龄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兽哺育的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速率最低;人工—母乳交替哺育的方式具有最大的生长发育速率;纯人工哺育方式下的生长发育速率居中。双胞胎的生长发育速率较单只个体生长慢。3种哺育方式下,雄性个体均较雌性个体生长发育快。采用母兽喂养方式的个体寿命较长,而以人工和交替式哺育方式的幼崽均因体弱而在较小年龄时死亡。  相似文献   
27.
2003年山东省龙口市的一家农户引种了一种能够分蘖的大葱,3月种植,6月每株长成一墩5~8株。2004年秋被一王姓农民发现,购去2000株,栽植面积467m^2,2005年3月每株发出新葱4~8株,而且不抽薹,不长种苞。5月上旬被烟台新世纪高档果品苗木开发中心经理刘龙训、张士叶发现。  相似文献   
28.
以椰糠、稻壳、桉树皮为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配置15种混配基质,并以黄心土为对照,对16种基质进行理化性质和苗木生长状况的分析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佳配比。结果表明:16种基质电导率为0.19~4.63 ms·cm-1,容重为0.18~0.96 g·cm-3,总孔隙度为63.90%~93.33%,pH 值在4.19~6.27之间,不同基质配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混配基质 S4、S6、S14容重显著低于其他各配比基质及对照组,总孔隙度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基质,基质 pH 值为中性偏酸,对蓝花楹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苗木各生长性状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4、S6、S14三种混配基质综合得分较高,适合作为蓝花楹幼苗培育的备选基质,但筛选出的三种混配基质有机质含量、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不突出,可能物理性质的优劣是蓝花楹幼苗在基质内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对北京动物园1头非洲象交配、分娩、哺育等一系列繁殖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分析表明影响非洲象繁殖的主要因素有:1)妊娠期间饲养环境内的噪音污染;2)分娩后圈内地面状况;3 )哺乳期的营养供应等。根据研究结果,为动物园非洲象的饲养繁殖提出了几点建议:1)妊娠期在圈内安装监控设备,减少人员走动;2)分娩后可在地面垫草,帮助幼兽尽早站立;3)哺乳期发现雌象消瘦属正常现象,不宜增加精料。  相似文献   
30.
红叶石楠为常绿小乔木,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红叶石楠生长快,适应性广,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耐低温,耐土壤瘠薄,也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萌芽性强,耐修剪,应用广泛。笔者所在山东地区红叶石楠生长良好,如在秋季对枝梢进行短截,半个月后发出的新梢色彩将更加亮丽夺目。本文介绍红叶石楠在山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