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茶渣栽培杏鲍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子壳、木屑等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①茶渣是完全可以替代棉子壳、木屑等栽培杏鲍菇,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一种新型基质材料;②配方3、4、5可作为杏鲍菇栽培配方,其中以配方4最优;③茶渣配方3、4、5栽培杏鲍菇育菇期短,产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并含有茶多酚成分,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2.
蓝花楹是我国引进的一种经济效益、生态功能、观赏价值俱高的树种。本文主要概述了蓝花楹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蓝花楹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蓝花楹的生态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大熊猫行为训练是针对圈养大熊猫医学检查和繁殖需要进行的,有利于饲养管理和减少应激反应。本文详细记录了大熊猫行为训练的方法、过程及训练目标,把医学检查和繁殖需要分解到具体的目标动作,并规范动作要求(站,坐,趴,躺),从食物和训练技术上严格把关,分析解决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形成科学规范的大熊猫行为训练程序,为提高繁殖力和医疗检查提供方便条件,达到提高圈养大熊猫生存福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为探明家蚕耐氟化物机理,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敏感品种734为材料,通过人工添食NaF的方法测定了其血液与中肠组织蛋白质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NaF添食浓度的增加,敏感品种734血液蛋白质浓度低于耐氟品种T6血液蛋白质浓度,而两者中肠组织的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差异.敏感品种734血液及中肠组织的GSTs酶活力呈现幅度较大的波动;耐氟品种T6血液中的GSTs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中肠组织的GSTs酶活力波动的幅度较小.由此可见,耐氟家蚕品种能够在氟化物的调控下提高体内GSTs的含量,推测其为耐氟家蚕品种具有氟化物抗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以福禄桐叶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子试验,分析模板DNA、Mg2+、Taq酶、引物和dNTP五个因子对福禄桐ISSR-PCR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福禄桐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15ng,Mg2+3.0mmol/L,Taq酶0.5U,引物0.6μmol/L,dNTP 0.20mmol/L,通过梯度PCR试验得到相应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47℃;该试验可为福禄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向外贸部门提供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在研究美国棉花带气候条件与棉花产量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美国棉花产量的统计预报技术方法,其中包括数理统计、遥相关因子、美国气候因、相似分析、专家评估和社会经济计量等新技术的具体应用,从而获得了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和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7.
58.
基于MaxEnt模型对大花序桉 在我国南方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序桉材性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实木利用树种,本文对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其适生区进行划定和分析.通过收集大花序桉的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相关气候因子,预测划定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拟大花序桉潜在地理分布的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准确性的衡量指标训练子集和验证子集AUC值均大于0.88.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的发展空间较大,其中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沿海,面积依次为广东(11.25×104 km2),广西(9.19×104 km2),海南(2.00×104 km2),福建(1.91×104 km2);适宜区集中在广西、广东、重庆、福建省中部,面积依次为广西(5.87×104 km2)、广东(4.51×104 km2)、重庆(3.64×104 km2)、福建(3.02×104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花序桉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气温、≥10℃积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冷月均温和极端低温.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技术,预测和分析了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适生区,阐明了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该树种在我国的有序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幼林进行培育,研究不同施肥位点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养分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点穴施更促进根系生长,但是双位点穴施对树皮、叶片、树干、树枝和总生物量累积效果更好.养分分配除树根各处理磷素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部位各养分累积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叶片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且氮含量高于磷、钾含量.虽然处理Ⅱ各元素养分利用率及各部位养分累积利用率普遍优于处理Ⅰ,但差异均不显著.对尾巨桉施肥位点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针对致密储层的关键地层参数如何影响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效果这一问题,应用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和储层压裂裂缝启裂和延伸基本原理,建立了岩石脆性系数、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天然裂缝密度3个地层参数对缝网影响的模拟模型,计算和评价了页岩储层的缝网效果,分析了3个地层参数不同情况下对缝网的有效压裂体积、增产储层体积、增产储层体积百分比等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算例分析认识到:岩石脆性系数越大或者水平应力差异系数越小,分支缝密度会越大,缝网区域半长相反越小,早期生产优于后期;天然裂缝密度越大,近井缝网沟通越密集,缝网区域外仍可参与渗流,由此可弱化缝网半长。模型的建立和参数影响分析可以为现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