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21.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牛膝种子为材料,研究卫星搭载对其SP1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种子发芽出苗后调查植株的部分农艺学性状、测定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几种同工酶谱的变化。搭载种子获得的牛膝植株生长旺盛,植株株高比对照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赤霉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卫星搭载的牛膝中有1株的SOD同工酶谱缺失一条谱带;有3株的CAT同工酶谱带比对照牛膝明显减少;Amy的同工酶谱带与对照牛膝基本一致,但有3株的Amy活性高于对照。由卫星搭载牛膝种子获得的SP1植株与对照植株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22.
探讨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不同浓度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对鸭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生成和活化的影响.从7日龄内番鸭长骨骨髓分离破骨细胞,添加1,25-(OH)2D3进行诱导培养15 h后,更换含不同细胞因子的培养液(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30 μg/LsRANKL组;30 μg/L sRANKL+10 μg/L OPG组;10μg/L OPG组;50 μg/L OPG组;100 μg/L OPG组),继续培养.倒王显微镜进行OC形态学观察,比较各组培养3 d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OC数量、培养7 d后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结果表明:50 μg/L OPG组、100μg/L OPG组OC数均极显著少于10 μg/LOPG组(P<0.01);添加OPG组OC数均极显著少于30μg/L sRANKL组(P<0.01),象牙片吸收陷窝随OPG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面积减小,陷窝深度变浅.RANKL能够促进OC的生成及活化,而OPG可与RANKL竞争性地结合RANK抑制OC的生成和活化,从而抑制OC的骨吸收.  相似文献   
223.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原因可能与真胃壁中肠道神经元功能性紊乱有关,这对揭示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真胃变位奶牛肠道神经元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升高,乙酰胆碱敏感性降低,真胃的运动力减弱和排空机能受损可能与这种异常关系有关,即抑制肠道神经元的增强活性,皱胃肌肉的胆碱能神经敏感性降低.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研究已证实真胃迟缓和真胃扩张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主要原因,同时,品种、遗传背景、双胎、泌乳早期阶段(特别是第1周)富含高精料日粮而缺乏优质粗饲料、代谢紊乱性疾病(酮病、脂肪动员增加、胰岛素抗药性)和其他并发疾病(子宫内膜炎、乳房炎、蹄病)等都是真胃变位发生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24.
乳头管灌注脂多糖诱发兔实验性乳房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当今世界各国奶牛业中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对研究乳房炎发病机制、筛选早期诊断指标、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定等具有重要价值[1].建立乳房炎动物模型通常选用的动物有奶牛[2]、奶山羊[3]、兔[4]、大鼠[5]及小鼠[1,6]等.由于选用奶牛及奶山羊等制作乳腺炎动物模型的成本太高或操作不便,以及无法进行标准化管理的问题,因此小鼠等实验动物成为制造乳腺炎模型的优选动物[4,6].  相似文献   
225.
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和应用药物、疫苗等措施来控制疾病外,抗病育种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利用免疫应答进行猪抗病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与趋势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226.
拟探讨Ca2+超载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醋酸镉与Bapta-AM共同处理肝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OS生成和ΔΨm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变形,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增多,镉可极显著提高细胞内Ca2+浓度和ROS生成量(P<0.01),极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Bapta-AM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镉的毒性。研究结果提示Ca2+超载在镉致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7.
为观察低剂量铅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保护作用,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经提取、纯化和鉴定后分9组进行染毒和保护试验.A组(对照组)、B组(铅50 μmol/L)、C组(铅50 μmol/L+NAC 50 μmol/L)、D组(铅100 μmol/L)、E组(铅100μol/L+NAC 50 μmol/L)、F组(铅200 μmol/L)、G组(铅200μmol/L+NAC 50 μmol/L)、H组(铅400 μmol/L)和I组(铅400 μmol/L+NAC 50 μmol/L),染毒时间为12 h.经超声波粉碎细胞后,测定神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GSH- Px、SOD和TChE活性显著降低(P<05),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NAC拮抗组与染毒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GSH-Px、TChE和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NAC能提高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低剂量铅暴露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8.
在SD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0、10~(-9)、10~(-8)、10~(-7) mol/L),作用24、48、72 h,测定OB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作用48 h流式细胞仪测定OB周期.结果显示,10~(-9)mol/L 1α,25-二羟维生素D_3作用24、48、72 h均促进OB增殖(P<0.05或P<0.01),抑制ALP活性(P<0.01);10~(-8)、10~(-7)mol/L作用24、48 h,OB增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24 h时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48 h则抑制了ALP活性并使OB滞留在G_2/M期(P<0.05或P<0.01);72 h时10~(-7) mol/L组OB增殖率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并使ALP活性升高(P<0.01).表明低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能促进OB增殖,抑制其分化;高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能抑制OB增殖,促进其分化,并使细胞滞留在G_2/M期.  相似文献   
229.
金属硫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对金属硫蛋白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论文对金属硫蛋白参与体内微量元素储存、运输和代谢的作用,以及解重金属中毒、清除自由基和参与应激反应等生物学功能,金属硫蛋白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同时,对金属硫蛋白在生物学领域、医学保健领域、转基因工程领域、环境检测标志物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金属硫蛋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0.
绵羊铅镉联合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银矿区周围绵羊以消瘦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检测食物链系统及绵羊全血、被毛和组织器官中13种矿物元素(Pb、Cd、Zn、Fe、Mn、Mo、Cu、F、As、Se、Al、Ca、P)的含量,分析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出现地牧草中Pb、Cd的含量高,分别为(111.2±98.4)μg/g和(12.0±1.2)μg/g;动物体内的Pb、Cd沉积量亦极显著高于允许值(P<0.01);动物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血清LDH、ALT活性和T3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蛋白含量降低(P<0.01),以及实质器官变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包涵体等病理学特点。确认该病系工业环境污染所致的绵羊铅镉联合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