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筛选出高效除草剂是有效防治麦田主要杂草播娘蒿与荠菜的前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田间测定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简称WDG)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45 d,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33.75、39.38、45.00、78.75 g a.i./hm~2剂量下对2种杂草总株数防效为66.6%、77.6%、78.1%、80.5%,总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5.8%、96.5%、97.4%、97.7%,均高于对照药剂75%苯磺隆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简称WP)22.50 g a.i./hm~2和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称SC)4.50 g a.i./hm~2对杂草的防效。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4个处理区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除33.75 g a.i./hm~2处理外,其他处理区小麦增产5%以上。综上所述,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推荐剂量为33.75 g a.i./hm~2,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22.
迷宫式滴头内流动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借助笛卡尔坐标系下时均 Navier Stokes方程 ,采用加罚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圆弧型迷宫”式滴头内流动场。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 ,对滴头内流动场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防堵塞要求 ,对该滴头进一步优化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研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夏大豆播后苗前喷施土壤处理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506.26、562.50、618.75 g/hm2,对杂草的鲜重总防效分别为89.2%、93.3%、94.7%,对马齿苋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9.1%、91.3%、95.0%,对反枝苋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8.1%、98.9%、95.4%,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酸浆的鲜重防效分别为46.4%、80.6%、88.6%,562.50 g/hm2与618.75 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与506.26 g/hm2处理差异显著。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处理后,夏大豆出苗正常,苗后表现出轻微的药害症状,测产结果显示,各剂量处理与人工除草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在夏大豆田中的推荐使用剂量为562.50~618.75 g/hm2,该剂量下药后45 d对阔叶草的鲜重防效为93.3%~94.7%,且对夏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24.
丝氨酸羧肽酶(Serine carboxypeptidases,SCPs)是一类在酸性pH环境下参与多肽和蛋白质的加工、修饰与降解等多个重要环节的真核生物蛋白水解酶。根据华北大黑鳃金龟丝氨酸羧肽酶( HoSCP)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hoscp基因并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b和pPIC9K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实现了其在原核以及真核体系中的表达。结果显示,HoSCP在原核细胞及酵母细胞中均能稳定表达50 kDa的特异蛋白。 HoSCP的成功表达为其在华北大黑鳃金龟体内的活性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5.
12种药剂对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控制花生蛴螬危害,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选用12种不同杀虫剂,采用毒土处理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药剂中,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50 g/hm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250 g/hm2,对蛴螬防治效果分别为80.85%、78.73%,与3%克百威颗粒剂135 g/hm2、10%二嗪磷颗粒剂750 g/hm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分别为81.45%、80.99%,增产幅度分别为15.74%、12.71%,可作为替代高毒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6.
韭菜和果蔗均在浙江义乌地区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但两种作物连茬种植易产生土壤连作障碍,导致产量和效益明显下降。作者通过相关试验,总结了1年果蔗、2年韭菜,3年1个周期的轮作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韭菜和果蔗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其中韭菜每年每667 m^(2)产量约12 000 kg、产值2万元以上,每年每667 m^(2)果蔗产值17 500元。  相似文献   
27.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扑草净、噻吩磺隆、2,4-滴异辛酯对大豆、玉米安全;二甲戊灵对大豆有轻微药害,嗪草酮、西草净对大豆和玉米均有轻微药害,药后25 d恢复正常。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对狗尾草和马唐防效在90%以上;唑嘧磺草胺和扑草净对反枝苋和藜防效在90%以上,其他药剂防效较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可优先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防治禾本科杂草,选用唑嘧磺草胺或扑草净防治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28.
为了加强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田的推广应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环磺酮与特丁津复配剂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试验设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简称“环磺酮·特丁津”)用量324.0、364.5、405.0和729.0 g/hm2计4个处理,以及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简称“环磺酮”)对照、50%特丁津悬浮剂(简称“特丁津”)对照、空白对照和人工除草对照,2018年和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环磺酮·特丁津处理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铁苋菜)的防除效果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2 a结果表明:环磺酮·特丁津用量为364.5~405.0 g/hm2时,对马唐、牛筋草、反枝苋和铁苋菜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狗尾草防效偏差,且防效均高于环磺酮和特丁津2个单剂处理;玉米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差异不显著。在玉米5叶期、杂草2~5叶期,用环磺酮·特丁津364.5~405.0 g/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除草效果好,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