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超临界CO2萃取在极性物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其体系中引入特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对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萃取率,其改善效果与它们的种类和加入量有关。在司盘80、吐温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4种表面活性剂中,以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吐温80,而司盘80最差。在3种助表面活性剂对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改善效果方面,以乙醇效果最好,其次是正戊醇,正丁醇效果最差。在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h和CO2流量2.5L/h的条件下,AOT和乙醇的加入量以0.036g/mL较好,此时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达15.9%,是没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下的13.3倍。  相似文献   
32.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大米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采用不同粒度的大米样品,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建立了其蛋白质含量的模型。大米蛋白质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4,预测标准差、平均相对误差及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43、2.1%和0.21。解决了传统的蛋白质化学测定方法检测时间较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加窗处理方法是在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食品品质进行分析、建立数学预测模型的过程中,选用适当窗函数对原始光谱数据施行降维、降噪等操作,从而节约计算机内存、减少运算量,并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对于大米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采用不加窗处理和加窗处理措施建立了大米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经实验,该方法能有效地压缩原始数据、降低噪声影响,明显地缩短了计算机的运行时间,使模型评价指标如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偏差和预测标准差有所降低,使预测值和化学参比值的相关系数由0.9204提高到0.9526.  相似文献   
34.
为了直接从未破壁的灵芝孢子中萃取油脂,在超临界CO2动态循环萃取之前引入静态膨胀工艺,考察了各膨胀因素对灵芝孢子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压力越高,膨胀时间越短,静态萃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而膨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超临界CO2静态膨胀-动态循环萃取灵芝孢子油的优化工艺为:膨胀压力30 MPa,膨胀时间30 s,膨胀温度70℃,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的萃取率达94.3%。  相似文献   
35.
我国干燥用热源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燃料、燃烧装置和换热装置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干燥用热源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形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能源结构。虽然近年来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干燥用热源设备仍不能完善,耗能仍然很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干燥事业的发展。因此,干燥用热源的研究开发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决利用传统酸水解菊粉制备果糖工艺的缺点,采用高压CO2-水混合体系代替普通酸性水溶液,研究了菊粉在该体系中的水解情况,考察了CO2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菊粉水解制备果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菊粉的水解度随CO2压力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先增大而后下降.在反应压力为20 MPa、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菊粉的水解度达94.9%,说明菊粉在高压C2-水溶液混合体系中水解可实现高效率生产果糖,避免了传统酸水解工艺复杂和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用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探讨牡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在0.0125~0.0625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佳提取工艺条件:25倍量60%乙醇在8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h。黄酮提取率为2.27%,干粉黄酮纯度为5.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