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应用Logistic方程研究优良冷季型观赏草抗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冷季型观赏草生长发育的最大限制因子。本研究以叶片为材料,用改良电导法测定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测定了6种冷季型观赏草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经等梯度的高温处理后,待试材料叶片细胞伤害率和温度之间呈现明显的"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好。抗热性排序为:宽叶苔草(Carexsiderosticta)(LT50=53.5℃)皱苞苔草(C.chungii)(LT50=52.5℃)发状苔草(C.comans)(LT50=51.5℃)棕榈叶苔草(C.muskingumensis)(LT50=48.4℃)蓝灰石竹(Dianthus gratianopolitanus)(LT50=46.3℃)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LT50=44.8℃)。通过对供试材料在南京地区越夏情况的田间观测,发现宽叶苔草、皱苞苔草、发状苔草的长势良好,外观无任何变化,因此认为这3种观赏草的抗热性较强。  相似文献   
32.
结缕草属植物种间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缕草属(Zoysia Willd.)5种、1变种共96份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结缕草属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82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2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6.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0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04。(2)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9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5922~0.9362,平均为0.7811,在不同种之间,结缕草(Z.japonica Steud.)与中华结缕草(Z.sinica Hance.)、沟叶结缕草(Z.matrella(L.)Merr.)与细叶结缕草(Z.tenuifloia Willd.ex Trin.)中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大穗结缕草(Z.macrostachya Franch.)Z010、长花结缕草(Z.sinica var.nipponica)Z122与其它结缕草的遗传相似系数均相对较低。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和沟叶结缕草的种内遗传变异较大,GS分别为0.5922~0.9362,0.6879~0.9078和0.6738~0.8582。(3)通过分子系统聚类法,将96份种源分为6个大类群,其中第一大类主要包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和少量沟叶结缕草,占所有材料的90.6%。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聚成一小类,大穗结缕草Z010、长花结缕草Z122、沟叶结缕草(Z.matrella)Z095和结缕草(Z.japonica)Z115聚为一类。从亚群来看,基本上结缕草与中华结缕草交叉相聚,沟叶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交叉相聚,沟叶结缕草与结缕草、中华结缕草也有交叉聚类现象。本研究明确了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质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部分种质的种类归属,还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辐射育种是一种获得优良品种的快速有效的植物育种方法。本试验采用9000和11300 rads的60Co-γ射线,对8份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的匍匐茎和根状茎进行辐射诱变,从坪用价值、抗寒性和生长速度3个方面对亲本及21个后代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选育出坪用价值高、生长速度快且抗寒性强的优良狗牙根新种质。结果显示:诱变使狗牙根的坪用性状发生了丰富的不定向的变异,同一亲本通过诱变既可以产生良性变异,也可以产生劣性变异;综合评价结果选育出坪用价值优良的诱变后代3份,分别为C75104M2-1/1,C75502M1和C75103M1-1,其抗寒性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51,-3.54和-3.67℃,其中C75502M1为坪用价值高且生长速度快的优良诱变后代。  相似文献   
34.
结缕草冷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缕草属(Zoysia Willd.)为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属之一,很多优良特性[1]。对结缕草(Z.japonica)的抗寒性研究已有不少。Beard等[2]对35种暖季型草坪草的抗寒性研究表明,结缕草的抗寒性最强。Dunn[3]研究表明结缕草属植物耐寒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而且与抗寒锻炼有关。李亚等[4]采用改良电导法(EL)对中国54种代表性种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Gerloff[5]证明低温下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多。  相似文献   
35.
结缕草属植物耐盐性SRAP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研究应用混合集群分析法,通过建立结缕草属植物耐盐性两极端类型材料DNA池对400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得到111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再以日本结缕草耐盐两极端材料DNA对111对具有特异带的引物组合进行进一步筛选,从中获得22对多态性引物组合,最后用群体各单株对具有耐盐特异带的引物组合进行验证,获得了7个与结缕草属植物耐盐性紧密相关的SRAP分子标记,依据扩增条带的大小分别命名为:Me9-Em4260、Me9-Em18720、Me13-Em18500、Me5-Em20180、Me14-Em7220、Me6-Em17600、Me2-Em18260,以上筛选得到的SRAP分子标记将为深入开展结缕草属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耐盐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结缕草属(Zoysia)植物的耐旱能力,并对耐旱能力强的结缕草品种的选育以及极度干旱地区结缕草草坪的水分管理提供实验依据.在2005年对51份结缕草种源抗旱性初步鉴定的基础上,于2006年选择9份抗旱性代表种源,对其致死含水量进行研究,并对其与表征永久萎蔫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致死含水量变异范围为3.01%∽6.14%,变异系数为25.21%,9份材料的致死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征永久萎蔫系数相对于致死含水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程为:Y=1.57X+3.88(R2=0.9217>R0.012=0.6354);根据表征永久萎蔫系数与致死含水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其他42份种源的致死含水量,其变异范围为3.62%∽5.64%,变异系数为10.85%.  相似文献   
37.
以饱和含水量状态的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ars.×C.transvadlensis B.Davy)离体匍匐茎为材料,通过高温35℃(日)/27℃(夜)、常温25℃(日)/17℃(夜)、低温15℃(日)/7℃(夜)条件下连续贮藏2周,观测匍匐茎生理生化及成活情况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贮藏下,杂交狗牙根匍匐茎有2个明显的呼吸峰值,且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常温和低温贮藏(P<0.05);高温贮藏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速度最快,幅度最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匍匐茎的相对电导率值迅速上升,幅度加大,高温贮藏第4 d相对电导率已达51.55%,贮藏6 d时成活率降到46.7%,2周后匍匐茎全部枯死,而常温和低温下2周后匍匐茎成活率下降不明显,但是,存活势下降幅度明显快于低温条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匍匐茎旺盛的呼吸消耗了大量可溶性糖,细胞膜系统的破坏导致大量有机物外渗,致使匍匐茎的存活势和成活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38.
结缕草属植物杂交后代坪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评价密度、叶宽、触感、均一性、叶色、青绿期及锈病抗性七个指标,对结缕草(Zoysia Willd.)属四个种所组成的14个杂交组合中52个杂交后代的坪用价值。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坪用价值得到了明显的改良,共有27个后代的坪用价值综合得分高于双亲或双亲之一,另有25个后代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性状超过双亲;坪用价值较高的优良杂交后代共有9份,分别为18-1、22-2、31-3、37-1、22-3、40-5、40-8、40-2和18-4,其中18-1表现最优,其坪用价值超过了马尼拉;其它杂交后代坪用价值亦超过了“兰引3号”结缕草。  相似文献   
39.
结缕草属杂交后代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以结缕草(Zoysia Willd.)杂交后代为材料,以Z014(马尼拉)、Z129(青岛结缕草)及Z077(“兰引3号”结缕草)为对照,以电解质外渗法和地下茎恢复性生长评价其抗寒性,分析抗寒性、枯萎期及青绿期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半致死温度(LT50)的变化范围为-5.78~-8.26℃,其中22-2、40-2和40-8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对照;叶片半致死温度由低到高,即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2-2>40-2>40-8>Z077>Z129>Z014>40-5>31-3>18-1>18-4>37-1>22-3;地下茎恢复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在-6℃时全部致死,在-2℃处理后均可以恢复生长,恢复生长的百分率变异较大(14.7%~100%),其中31-3与40-2超过Z014与Z077,22-2超过Z077;供试材料间叶片和地下茎抗寒性的测定结果一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半致死温度、青绿期及枯萎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抗盐性评价   总被引:33,自引:11,他引:22  
李亚  耿蕾  刘建秀 《草地学报》2004,12(1):8-11,16
根据形态分类和地理分布选择36份代表性结缕草属种质,在0%、0.2%、0.5%、1%、2%和4%NaCl浓度下砂培的抗盐实验结果表明,结缕草属种质在0.5%NaCl浓度以下除少数日本结缕草种质外基本不受盐害,大部分能抗1.0%NaCl浓度胁迫,在2.0%NaCl浓度以上则大部分种质受害,表明结缕草属种质具有较强的抗盐性;除少数外,其他种质的抗盐性都不如狗牙根品种"爬地青";这种抗盐性有较大的变异,这种变异首先来自于种间差异,其次来自于该种质地带性分布的土壤状况,如生长于海边或者滨海地区盐碱地的种类则抗盐性好。结缕草属种质的这种抗盐性与叶片长度、宽度以及叶面被毛情况呈高度负相关,但这种相关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种内。根据耐盐系数值,可将供试36份种分成高抗、中抗、抗和敏感4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