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51.
苜蓿自汉朝被引入中国,距今历两千余年,当前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栽培牧草,相对而言,我国苜蓿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年始得以迅猛发展,但目前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尚未见报道。为此,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获取 CNKI、WOS 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资料,综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的研究轨迹,探究了近65年来成果数量、热点演进、关键节点等,并对比了国内、国际苜蓿研究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1)1950年来,中国学者在苜蓿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强劲的增加态势,根据其自然增长特征,可分为5个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极速增长阶段;2)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研究的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苜蓿研究国;3)中国学者最早较为注重对地方品种及其遗传资源的挖掘,近年对高产、优质、抗逆育种与栽培理论的研究较多,更加注重苜蓿产业发展相结合,相比于国外,对分子基础、种间互作等机理性研究尚显不足;4)苜蓿产业的成长、科技期刊的发展、科研项目资助强度的增大是近65年来苜蓿研究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在未来的食物结构转型、草地农业发展等历史趋势下,中国苜蓿研究将会从偏重于产业相关的技术研究,过渡到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全方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52.
1转变职能,建立服务体系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机经营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国营、集体经营,转变为个体经营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农机管理体制,已适应不了农机发展要求,我县农机管理从1980年开始,从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入手,加强职能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53.
1 山区农民对新机具的渴望是有条件的.更是有目的的,农民购买中小型收割机、插秧机、灭茬机、覆膜机、播种机、脱粒机等农机具,已从过去靠农机部门的无偿投入转变为主动购买和自主经营的方式。对东部山区农民来说,由于经营土地规摸、地块分散和目前经济基础所限,大型农机具价格高、费用大.技术性要求高.实际利用率低.已不适合农民的口味,而中小型农机具价格低,费用小,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4.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依感染时的年龄,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15日龄以内的锥鹅发病常为急性,无明显前驱症状,一经发现即极度衰弱,倒地乱划,抽搐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2008年6月9日,灵武市东塔镇某鹅场6日龄雏鹅出现大批死亡,发病率52%,死亡率100%。采用特异性治疗、补液治疗等措施后,病情得到基本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介壳虫又叫草履介,属同翅目,硕蚧科。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的山区发生较多,为害较重。寄主植物种类多,主要为害柿、梨、核桃、苹果、桃、无花果、枣、沙果等果树,此外还为害白杨、香椿等树木。  相似文献   
56.
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尺度气候变化感知与响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家庭尺度气候变化适应性业已形成的“感知-适应”的研究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气候变化趋势性、极端气候的感知特征以及与气候实值多角度的比较,分析牧民的响应策略。研究表明:① 天山北坡1980-2009年气候变化显著,呈暖湿化特征,多数牧民认为降水减少,与事实相左,却对气温趋势判断准确,群体感知的一致程度为:降水>气温>风速;② 秋季、全年降水对牧民旱灾年份感知的解释能力最强,1月雪量对雪灾感知的解释能力最强,且牧民对旱灾、雪灾的发生仅在较近年份识别敏感;③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年份的感知强度与灾害下牲畜损失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灾害受损是导致牧民对极端气候产生感知的重要因素;④ 牧民响应极端气候事件主要以购买草料、处理牲畜为主,一般来讲,保畜策略比减畜策略更为常见。研究认为,牧民气候感知是响应策略形成的重要信息基础,具有传导性;气候响应过程的实质是在气候因子干扰下,家庭牧场复合系统的经营因子采取各种适应性策略,调节饲草资源与牲畜生产之间物质、能量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57.
春夏两季是雏鸡交易旺季,交易雏鸡大多是未经过任何免疫接种就直接进入集贸市场并分散到养殖户手中的.因此,在集贸市场开展雏鸡防疫,可拾漏补缺,堵源截流,有效提高农村散养雏鸡的防疫密度.此法简单可行,易于操作,是预防鸡病发生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