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2003年我省肉牛产销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3年12月末全省存栏肉牛261万头,同比增加3.2%;全年出栏肉牛201.8万头,同比增加3.0%;生产牛肉31700万千克,同比增加6.7%。  相似文献   
13.
沿江牛是由朝鲜牛与辽宁省沿鸭绿江地区的本地牛杂交育成的,并与蒙古牛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原属于役用品种。该牛耐粗饲、抗病能力强、抗寒性能极佳,在零下26℃时呼吸才会出现不稳定现象,但仍能保持正常的食欲和反刍。沿江牛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宽甸县的振江、下露河、大西岔、红石砬、永甸、长甸及古  相似文献   
14.
复州牛是我国六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具有耐粗饲、发育快、成熟早、体型大、挽力大、持久力强、性情温顺、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据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测定,复州牛与其他品种牛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大,列第二位,它的存在对丰富我国黄牛基因库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辽宁省南部地区开始引进利木赞牛冻精改良当地复州牛。20世纪90年代后,有些地区又引进了德国黄牛冻精进行改良。随着杂交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纯种复州牛的数量逐步减少,如不采取科学措施加以保护,该品种就有灭绝的危险。为掌握现有纯种复州牛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至今,辽宁省奶牛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奶牛业发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是我省养牛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历了前两年的“过热”之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理性地看待奶牛业发展。过去10年全省奶牛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奶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系统内的各个元素都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辽宁东部地区主要应用夏洛来种公牛冻精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并多采取级进杂交方式,在母本现状、饲养条件和选育情况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特点。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有关科技人员于2003年7月至9月在丹东地区的凤城和宽甸两县(市)开展了夏洛来肉用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现将分析结果报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奶牛良种登记试点工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符合要求的良种奶牛进行登记,是养牛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作法。自2004年5月开始,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借鉴养牛业发达国家开展良种奶牛登记工作的作法,在总结辽宁省开展良种肉用母牛登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与沈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和有关县(区)站共同在沈阳市周边地区开展了良种奶牛登记试点工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辽宁省黄牛改良所使用的三大主要外来品种公牛分别是夏洛来、利木赞和西门塔尔 ,所应用的杂交方式多以级进杂交为主 ,近些年来少量应用了三元杂交。从理论上讲 ,随着级进代次的提高 ,杂交优势越来越低 ,如果饲养管理条件不改善 ,杂种优势率有可能很小。到目前为止 ,牛群的杂交级进代次大多达到了 3~ 4代 ,有的高达 5代 ,是否已经出现“退化” ?目前采用的几种三元杂交组合效果如何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搞清楚的问题。从上代对后代的遗传贡献角度来讲 ,父本和母本各占一半 ,所以繁殖母牛群 ,尤其是后备母牛群的生长发育状况 ,对肉牛群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高增长的推动下辽宁养牛生产发展很快。据统计,自1997年奶牛生产恢复以来的6年间,全省奶牛存栏年递增9%,1990年至今的13年间,肉牛饲养量年递增20%。养牛业已成为农村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由于牛的饲养量基数  相似文献   
20.
辽育白牛——肉牛新品种培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牛育种中心(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组织育种基点县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以夏洛莱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采用开放式育种体系,坚持档案组群,在第4代的杂交群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横交和有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