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组织实施的辽宁省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工作,自2000年开始起步至今已走过了4年不平凡的历程。4年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地方政府、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养牛户的支持、协助及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42.
2003年8月5日至19日,以辽宁省畜牧局局长宋树才同志为团长的辽宁省畜牧业考察团对美国养牛业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团先后访问了环球公司、精选公司、北美育种公司和堪萨斯州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参观了三个奶牛场、一个大型肉牛育肥场和一个饲养肉用母牛的农户。通过实地参观、座谈等方式,考察团全体成员加深了对美国养牛业的认识,并深刻感受到美国是世界上养牛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为引进美国优秀种公牛、精液和胚胎作了较为深入的洽谈,我省与美国合作建立种公牛场事宜也已进行了意向沟通。  相似文献   
43.
由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组织实施的辽宁省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工作,自2000年开始起步至今已走过了4年不平凡的历程。4年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地方政府、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养牛户的支持、协助及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在推动全省肉牛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持续、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得到了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兽医总站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便于更多关心辽宁省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工作的同志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现将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4.
自1997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乳品市场的强力拉动下,辽宁省奶牛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97年至2003年,辽宁省奶牛存栏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9.2%,产奶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9.5%,使得奶牛业成为全省畜牧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2003年是辽宁省奶牛业有史以来最红火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一是奶牛价格和牛奶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相似文献   
45.
肉用型牛新品种——辽育白牛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育白牛是以夏洛来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形成含夏洛来牛93.75%、本地牛6.25%血统,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群体。初生重平均:公犊43.6kg,母犊40.3 kg。成年体重:种公牛平均1 084 kg,母牛平均为497 kg,其BPI(肉用指数)分别为7.3和3.9 kg/cm,达到肉用型牛BPI标准。目前育种基础群共有辽育白母牛4 200余头,核心群共有1 100余头,制冻精种公牛9头。辽育白牛共8个家系。外貌整齐,遗传性能稳定,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粗饲、繁殖力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为了对肉牛进行早期选择并适时屠宰,该文通过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获得6种国内常用肉牛杂交品种和本土品种(60头)8月龄、22月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数据,集中育肥屠宰后,用50头幼龄牛和成年牛超声测定的眼肌面积、背膘厚及体重建立了成年牛宰后性状(眼肌面积、背膘厚、产肉性状(高档肉质量、后部肉质量、优质肉质量和胴体质量))的数学预测模型,并对加入体重资料前后的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后眼肌面积、背膘厚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小于0.75,但产肉性状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5,经10头牛数据验证,所有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利用超声波技术测得幼龄牛或成年牛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预测屠宰后眼肌面积、背膘厚和产肉性状是可行的,且加入体重的预测模型较未加入的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