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谷蛋白亚基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以豫麦34、藁城8901和中优9507为优质亲本,以轮选987、石4185和周麦16为农艺回交亲本,采用5+10亚基和1B/1R易位分子标记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育成4个BC2F4群体共125个高代品系。2008—2009年度,将这些高代品系分别种植于北京和河南安阳,分析了5+10亚基和1B/1R易位对蛋白质含量、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等品质参数的影响。4个群体中蛋白质含量与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等参数变幅较大,后代品系间品质差异明显,5+10亚基可显著增加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1B/1R易位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作用则受遗传背景的影响。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等主要品质参数还受亚基表达量的影响,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正相关(r = 0.38~0.74,P < 0.05),导入5+10亚基可显著增加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Glu-B3位点等位基因的变化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影响则因组合而异。通过有限回交,育种早代在室内采用5+10优质亚基和1B/1R易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可以加速培育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82.
科学诊断水文序列的突变特性,对于认识水文循环的演变规律,研究环境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漳河观台水文站1951-2015年实测径流序列,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有序聚类突变检测法、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基于水文模拟的突变检测法等多种方法对比分析了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51年以来,观台水文站实测年径流序列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20世纪50和60年代处于丰水期,从70年代初开始年径流持续下降,80年代以后进入连续枯水期。4种突变检测方法得到观台水文站实测年径流序列的突变点位于1971-1978年。4种方法相比,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检测的突变点反映的是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发生明显改变的时刻;有序聚类突变检测方法检测的突变点反映的是径流序列的聚类特征;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检测的突变点反映的是径流序列的综合突变特征;基于水文模拟的突变检测方法检测的突变点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对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干扰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83.
金红苹果树(GM256中间砧)不同树形光分布及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6-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活性4种树形的光分布及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矮化树形(小冠疏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由纺锤形)的光照强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高于乔化树,光照水平及光能利用情况明显优于乔化树。3种矮化树形中,小冠疏层形的光照水平最好,是生产上应采用的适宜树形。  相似文献   
84.
刘勇  刘悦翠  王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52-8553
结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践,介绍了SPOT5卫星影像在该项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一些工作方法和步骤,分析了该种方法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为了减少设施蔬菜化学药剂的使用,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试验因素为天敌昆虫释放量,3次重复。设1个处理:烟盲蝽释放量2 000头(4瓶/棚),丽蚜小蜂释放量10 000头(50卡/棚),分2次平均释放,间隔5 d,释放点20个,设不释放天敌昆虫空白对照棚1个,共计4个大棚。通过调查温室白粉虱、烟盲蝽和丽蚜小蜂数量及变化趋势,计算相对防效,进一步探索温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对照区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增加,最高为2 852.0头/百叶,处理区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减少,最低为261.3头/百叶,烟盲蝽和丽蚜小蜂数量先减少后增加,最高时分别为25.3和310.7头,相对防效最高达90.8%。因此,应用烟盲蝽和丽蚜小蜂协同防治温室白粉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李惠斌  赵凯  刘悦  王婷  薛春湘 《中国沼气》2011,29(6):43-44,27
随着农村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沼气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秸秆沼气联户供气,符合农村发展的大趋势,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介绍了河北省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以及“十二五”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刘悦  王鉴 《水产科学》1995,14(2):30-31
通过饵料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牙鲆育苗中,选择轮虫作为仔鱼开口铒料,投喂密度为5-7个/毫升;选择大卤虫或大卤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体为幼鱼初期食性转换的饵料,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并使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8.
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4月对粤东柘林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及营养盐调查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采集浮游植物59种、属,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中肋骨条藻、丹麦细柱藻和窄隙角毛藻为海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布呈湾外向湾内递减趋势。调查海域柘林湾的SiO2 3表现为保守性行为,其分布主要是受物理因素的影响;PO3 4的行为是非保守性的,受浮游生物的影响较大;DIN的含量较高,超过国家三类海水的水质标准。如以Justic和Dortch等提出的营养盐限制因子标准来衡量,柘林湾海域浮游植物生长主要是受控于磷因子的限制。  相似文献   
89.
为进一步发掘优异基因资源,为小麦品质遗传和育种改良提供基础材料,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分布于四川南部及重庆地区的49种地方小麦品种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材料的HMW—GS组成主要有3种类型,以“Null、7+8.2+12”亚基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这些地区的小麦地方品种在HMW—GS的组成上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这为小麦品种中国春源于四川白麦子的说法提供了有力证据。研究还发现地方品种“奉节罗汉麦”中的Glu-IDx的编码蛋白不表达,这在中国小麦自然群体中属首次报道;同时在“南江青杆麦”的Glu-B1位点上发现了仅存在于四倍体小麦中的23+18亚基。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家蚕细胞中上调miRNA的方法及靶基因预测,为家蚕miRNA的功能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构建家蚕miR-14的真核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pri-mir-14并在家蚕BmN细胞中表达,同时通过转染化学合成的miRNA mimics上调BmN细胞中miR-14的水平。首先通过PCR扩增miR-14的前体及其侧翼序列(pri-mir-14)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的EGFP基因下游。分别将重组质粒pSK-hr3-ie1-EGFP-pri-mir-14、对照质粒pSK-hr3-ie1-EGFP、bmo-miR-14 mimics和negative control mimcs转染至家蚕BmN细胞,观察EGFP及FAM在细胞中的荧光情况,以检测其转染效率,qRT-PCR方法检测bmo-miR-14在细胞中的水平。分别采用RNAhybrid和miRanda预测bmo-miR-14的靶基因。【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SK-hr3-ie1-EGFP-pri-mir-14与miRNA模拟物bmo-miR-14 mimics都能上调BmN细胞中的miR-14水平,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984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bmo-miR-14靶基因,RNAhybrid和miRanda分别预测得到153和171个潜在bmo-miR-14靶基因,其中两者共同预测的靶基因有49个。GO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的49个靶基因的分子功能集中于结合和催化;而生物学过程集中于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结论】通过转染重组质粒及化学合成miRNA mimics,使细胞中相应的miRNA上调,可用于bmo-miR-14后续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