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03篇
  63篇
综合类   461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33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干姜药材中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电热板湿法消解处理样品,采用ICP-MS测定干姜中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硒(Se)、镍(Ni)、钼(Mo)、钒(V)、锡(Sn)等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内标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干姜中Mn、Cu、Zn含量分别为328.204 9、57.459 6、20.283 3μg/g,Sn、Ni、Cr、Se、V、Co、Mo含量分别为9.095 6、4.586 1、3.265 4、1.602 2、1.036 4、0.499 2、0.117 5μg/g。各元素回归方程系数≥0.999 8,10种元素在0~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检出限均小于0.146 0μg/L,定量限均小于0.486 7μg/L,加样回收率为99.63%~101.46%。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干姜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检测干姜中微量元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四川省宜宾市的1953—2010年的春季降水量数据资料,分别应用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P-Ⅲ型分布对该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进行4种分布函数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4种分布函数均能拟合宜宾市春季降水分布;通过拟合优度检验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对宜宾市春季降水量的拟合效果最好,Gamma分布次之,P-Ⅲ型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探究一次性施加生物炭后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效应,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设置CK(不施用生物炭)和BC(2016年施用75 t/hm~2生物炭,2017、2018年不再施用生物炭)两个处理,于2016—2018年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3年内,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第1年降低最明显,为3.87%,孔隙度和总有机碳、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P0.05),p H值则是施炭后前两年显著提高(P_(2016)=0.034、P_(2017)=0.038),分别提高了0.9、0.6,第3年与未施炭处理无显著差异(P_(2018)=0.06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水保土性能,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5.58%、4.78%、7.29%,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显著降低(P0.05),年径流深最大减少量为4.92 mm,土壤侵蚀量最大减小率为5.71%;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29.01%、16.92%。但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效应逐年减弱,随着生物炭施用年限的延长,BC处理土壤容重线性递增,p H值和总有机碳含量呈幂函数递减,孔隙度和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线性递减,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线性递减,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线性递增,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呈幂函数递减和线性递减。采用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和GM(1,1)模型测算并预测土地生产力指数,结果显示,BC处理的土地生产力指数均高于CK处理,但其值逐年下降,预计到2021年与CK处理十分接近,表明一次性施用75 t/hm~2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可持续5~6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生物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陕北黄土高原恢复19年的杏树林、沙棘林、油松林和刺槐林为研究对象,以耕作相同年限农田为对照,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层和季节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在不同人工林地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玉米农地,杏树林和沙棘林相对较高,刺槐林相对较低。碱解氮、pH和电导率在不同人工林地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显著降低,pH和电导率土层间变化规律不一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电导率在夏季和春季较高,土壤速效磷和pH在冬季和秋季较高。0~20 cm土层,有机质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与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速效磷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和电导率在各土层间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pH与电导率在各土层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杏树林和沙棘林富集土壤养分能力优于油松林和刺槐林。  相似文献   
106.
<正>橘小实蝇以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成熟膨大、果皮变软的果实),刚产卵的果面有水渍状症状,中央有针状小孔,之后果实腐烂发霉、脱落。橘小实蝇在湖南1年发生5~7代,4—6月主要在蔬菜瓜果作物上产卵为害,6月份开始转移到梨园、桃园进行危害,7月份转移到柑橘园、枣园  相似文献   
107.
以不育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羊传染病主要有弯曲菌病和羊衣原体病弯曲菌病(旧名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胎儿弯曲菌引起牛、羊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羊患本病时的特征是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病羊衣原体病是由羊衣原体引起,幼羊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和滤泡性结膜炎,而妊娠母羊则发生流产、死产和产弱羔。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巴氏钝绥螨控制番木瓜皮氏叶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McGregor是番木瓜的一种主要害虫,被认为是较难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对象。皮氏叶螨为害番木瓜的叶片、嫩茎、花和果,被害叶片呈缺绿状,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连成斑块,叶片布满黄斑时则呈花叶状,使叶片早衰脱落。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皮氏叶螨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处理方法对浒苔饲喂稚幼刺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能形成绿潮的大型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用蛋白酶、纤维素酶、甲酸及自然发酵等方法处理浒苔,并作为饲料喂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结果表明,用蛋白酶处理的浒苔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率.说明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后,浒苔可以作为刺参的良好饲料,实现浒苔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0.
董亚菲  刘慧  朱国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2):1543-1555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生活史各阶段的生理过程与海冰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开放获取数据库计算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反映南极磷虾种群结构特征的5个参数,包括补充指数和幼体、雌性、雄性平均体长以及雌性个体占比,并结合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周围3个水域的海冰面积、水深、海底复杂度以及南半球环状模(SAM)逐日指数构建广义加性模型,探讨了海冰与气候事件对磷虾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虾幼体、雄性磷虾平均体长与60日前的威德尔海西北部海域海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磷虾补充指数与当日和60日前的SAM呈显著的正相关。随着海底复杂性的增加,磷虾补充指数显著下降。4个海域的海冰面积变化对磷虾补充指数和其他种群特征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