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通过利用石蜡切片制作技术、HE染色技术及显微摄影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对犬乳腺肿瘤进行病例分析,以期能够鉴别诊断犬的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将收集到的10个具有典型病理变化乳腺肿瘤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用HE染液进行染色,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对犬乳腺肿瘤进行病例分析,并对犬乳腺肿瘤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发现平均患病年龄为8.5岁老犬,然后对术后切除的肿瘤进行了病理基本的鉴别诊断,发现恶性肿瘤6例,并对所制作乳腺肿瘤切片中具有典型病理变化的切片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类描述。  相似文献   
52.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在接种当天、接种后28d、58d分别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试验猪,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疫苗的试验猪。弱毒疫苗可在接种后21~28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53.
畜牧业是聊城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以来,聊城市畜牧兽医部门根据山东省的总体要求与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意见》,结合全市实际情况,通过集中调研、试点突破、加强督导,多举措地推进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54.
5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传染迅速、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国家将其列为强制免疫动物病种。各种日龄的猪均可以感染此病,但以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较多。近年来,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病例也不断增多。本病传播快,发病率  相似文献   
56.
猪高热病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高热病也叫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率较高,其中以20—50kg左右的猪发病较多,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病猪死亡率高、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57.
为系统研究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部分市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2015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笔者一行对山东省聊城、菏泽、濮阳、邢台的部分县奶牛的消化道主要寄生虫病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和总结,病分析了流行特点,制定了防治措施。结果显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有球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曲子宫绦虫类共9种寄生虫,不同自然环境、不同饲养规模的牛的寄生虫感染率不同。临床上应采取加强驱虫,加强消毒,提高牛的饲养水平等措施,减少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发生。  相似文献   
59.
正一、羊寄生虫病发生的机理及危害羊寄生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种疾病虽然不像其他传染病一样导致疾病在养殖场大范围的传播,但是该种疾病属于慢性消耗类疾病,并且其隐蔽性很强。羊寄生虫寄生在羊的体内外,从羊身上获取营养,单纯的寄生虫病致死率低,但寄生虫病可导致羊机体免疫力下降,为病毒和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时机,从而  相似文献   
60.
大豆垄上三行栽培及机具改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垄上3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和大西江农场机械厂改装的垄上3行精密播种机,在大杨树地区、格尼河农场经过2年的生产应用,表现比垄上双行栽培平均增产20%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