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一)秋季羊普通病发生特点?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早、中、晚温差较大,羊的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秋季又是羊抓膘育肥的关键时期,常发生乳房炎、感冒、中毒性疾病等。(二)秋季羊易发哪些普通病?1.乳房炎。常发生于奶山羊,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  相似文献   
32.
33.
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切实有效的穗萌抑制剂。[方法]通过用4种药剂(乙烯、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在4个地点(凤台、合肥、巢湖和舒城)进行试验。[结果]4种药剂对抑制穗上发芽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地点不同药剂效果不尽一致。这些药剂在2007年使用中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4种药剂中,以脱落酸效果最好,但是其价格昂贵,在杂交水稻制种上无法应用。  相似文献   
34.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经临床试验验证,绵羊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结果表明,2种驱虫药物配比合理,具有明显的相互增效、提高杀虫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犬细小病毒(CPV)内蒙古分离株的体外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81细胞系作为传代细胞,对分离的CPV流行毒株进行培养,考察其培养特性及传代细胞毒的特性.结果表明,按1%同步接毒,CPV组织提纯毒在F81传代细胞株连续盲传6代后开始适应;以该细胞毒按2%同步接毒,继代8-14代,病毒能够得到稳定增殖扩繁,HA血凝效价可达到(1:256)~(1:1024),TCID,在103'8-100' 0.1/mL,而且细胞毒与CPV杭体有良好的血清学特异性;将不同较高代次细胞毒灭活后制备灭活抗原,以5 mL/只剂量对犬免疫,21 d后血清抗体效价可达到(1:16)~(1:32),表明制备的细胞毒免疫原性良好.从不同代次细胞毒的HA血凝效价和免疫杭体HI效价测定结果看,病毒传代扩繁以8~14代为宜.  相似文献   
36.
37.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临床效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经临床试验验证,绵羊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结果表明2种驱虫药物配比合理,具有明显的相互增效、提高杀虫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在目前,严重威胁中国养猪的6大疾病中,其中有4大病毒病: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病(PCVD)、猪瘟(CSF)和伪狂犬病(PRV);2大细菌性疾病:外源性原发性的肺炎支原体(M.hyo)和内源性继发性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当然,在控制主要疾病的同时,处于次要地位的疾病也要注意加强管理和预防,如波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寄生虫病(如蠕虫当中的蛔虫、圆线虫等)等。  相似文献   
39.
选用8只新西兰白兔来制备牛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血清,初次免疫以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抗原,加强免疫用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最后一次加强注射后10天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测定抗血清滴度和血清阻断率:3只兔血清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000,1512000和1128000,而血清阻断率在血清稀释率为12000到1256000时处于27.7%到92.9%范围。随后用硫酸铵沉淀结合DEAE纤维素层析对血清抗体进行了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试验结果表明IgG成分获得了纯化。  相似文献   
40.
奶牛瘤胃酸中毒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常见内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为,饲喂过多精料,如大麦、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或糖类饲料,如甜菜、萝卜、马铃薯及副产品;或大量并长时间饲喂高酸度的青贮饲料,均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