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7篇
  18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21.
为解决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设计性实验占比偏少、学生主动性差、创新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简称大创项目)作为切入点进行食品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将大创项目的培育与专业实验进行关联,通过专创融合的方式来促进食品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体系。新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实验教学成效和大创项目申报均收获了较好的成绩,为双创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及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2.
为探讨东北旱地秸秆还田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栽培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添加秸秆,设置秸秆用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和1.50 kg·m-2。分别测定不同处理0—90 cm土层土壤中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淋溶液的累积淋失量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TP和AP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与CK相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磷素向下迁移降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剖面磷素向下迁移影响显著;淋溶液中P含量显著减少,其中TP降低12.93%~59.85%,AP降低11.22%~46.28%。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时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6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可以增加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为东北旱地秸秆还田减少磷素淋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3.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氮肥供应对设施蔬菜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夏秋茬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供应情况下设施番茄土壤0~20 cm土层土壤肥力和土壤氮素淋溶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提高了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不同秸秆还田量均可以提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加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和氮肥减施可以分别降低淋溶液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浓度和淋溶损失量,最高可降低全氮淋溶损失量31.44%和49.25%,氮肥减施可降低硝态氮淋溶损失量达56.65%;秸秆还田和低氮肥供应可以增加设施番茄的产量,氮肥过量会导致设施番茄减产。  相似文献   
424.
绝大多数啮齿动物种类为植食性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导致了鼠类危害的复杂性。当前,面对日益提高的生态安全需求,粮食安全、人民健康和生物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对鼠害控制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中国鼠害防控策略制定及实施的困扰。尤其在草原地区,如何在应急性灭杀和长效缓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目前鼠害防控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针对这些矛盾和挑战,该文分析了我国鼠害监测防控的现状、主要瓶颈与短板,并从技术层面提出“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可能会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在有效控制鼠害暴发对粮食生产和人民健康安全威胁的前提下,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5.
以果实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甜瓜‘0246’和野生甜瓜‘Y101’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B26个世代,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甜瓜4个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控制,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分别达到79.20%、87.80%、74.21%和84.62%。控制4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适宜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