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31.
土壤健康与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同培肥技术对土壤物理功能、化学功能与生物学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健康水平。论文明确了土壤健康的内涵与发展历程,阐述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健康的影响途径,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3个方面总结了有机培肥技术对提高土壤健康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未来土壤健康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培育健康土壤和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32.
本试验以7年生苹果品种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材料,共设4个施肥处理,即对照(CK):施用0.7kg氮磷钾复合肥(单株用量,下同),H1:施用1.0 kg黄腐酸水溶肥,H2:施用1.5 kg黄腐酸水溶肥,H3:施用2.0 kg黄腐酸水溶肥,研究果实膨大期黄腐酸水溶肥对苹果叶片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H1、H2、H3处理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百叶重,提高幅度分别为10.40%~16.08%、2.90%~6.21%、14.63%~23.80%,以H3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与CK相比,H1、H2、H3处理也改善了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单果重增加7.19%~27.26%,硬度增加19.60%~43.13%,纵径增加8.23%~19.77%,横径增加1.96%~6.52%,可溶性固形物增加5.98%~18.48%,固酸比增加22.19%~30.36%,均以H3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H1、H2、H3处理提高了单株产量,提高幅度为6.15%~25.89%。综合分析可得,果实膨大期黄腐酸水溶肥处理不仅对叶片生长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能有效地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单株黄腐酸水溶肥施用量以2.0 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333.
[目的]用RNAi干扰技术沉默高羊茅FaVRN1。[方法]将拟南芥内肌动蛋白含子(145bp)插入到表达载体pBI121已构建能形成发夹的中间载体。设计带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高羊茅春化基因351bp长的外显子靶标序列,限制性酶切后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RNA干扰中间载体内含子两端,构建带发夹结构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结果]双酶切结果表明内含子(145bp)已成功连入表达载体。PCR和酶切验证证实目的基因(351bp)已连入中间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培育RNAi转基因开花抑制型高羊茅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4.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畜牧业在发展的同时,如不采取必要且有效的措施,必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就要求广大养殖企业、个体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采取绿色养殖模式开展养殖。该文对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推进生态畜牧业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5.
为探究凤冈锌硒红茶的品质特征,以凤冈扁形红茶、卷曲形红茶和直条形红茶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外形红茶的茶色素及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外形红茶的茶色素、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含量均差异显著。不同外形红茶的TFRB值表现为卷曲形红茶(1.07)>直条形红茶(1.05)>扁形红茶(0.99)。儿茶素组分总量为38.41~60.29 mg/g;其中,扁形红茶显著最高,其次为卷曲形红茶(51.71 mg/g),直条形红茶显著最低。氨基酸组分总量表现为直条形红茶(12.59 mg/g)>扁形红茶(10.99 mg/g)>卷曲形红茶(10.43 mg/g)。3种不同外形红茶中共检测出82种香气组分,其中扁形红茶中检测出63种,卷曲形红茶中检测出59种,直条形红茶中检测出46种;共有香气组分36种。儿茶素对各红茶苦涩味的呈味程度表现为扁形红茶>直条形红茶>卷曲形红茶;氨基酸组分有利于提升茶汤的鲜爽甜味、减轻苦味,效果最明显的为直条形红茶,其次为扁形红茶;芳樟醇、己醛、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和苯乙醇...  相似文献   
336.
菜地土壤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容易出现养分不平衡和过量积累等问题,严重影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西苕溪流域露地和设施栽培模式下菜地土壤肥力状况和主要障碍因子分析,探究了菜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阈值。结果表明:露地菜地土壤pH值显著低于设施菜地(P<0.05);设施菜地土壤全钾、速效钾、有效磷、水溶性磷含量和水溶性盐总量、电导率显著高于露地菜地(P<0.05)。2种栽培模式下95.8%菜地土壤处于Ⅱ级肥力水平。土壤水溶性磷与Mehlich 3-P的关系可用分段线性回归方程表征,估算得出露地和设施菜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阈值分别为102.7、128.7 mg/kg,超过对应阈值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数的65.0%和83.3%。综上所述,西苕溪流域内露地和设施菜地土壤酸化状况较为严重,磷素潜在流失风险非常高,其中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37.
<正>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2000年以来,全球气候地表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上升1.09,未来全球升温将达到1.5或以上[1],全球气候变暖明显改变了各地的气候场,对大气的运行规律产生影响,使各地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时空分布发生了显著改变[2,3],  相似文献   
338.
扁蓿豆是苜蓿属中唯一可以适应极端环境的物种,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在低温寒冷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抗逆性,且耐践踏、耐贫瘠、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在改良天然草场、建立栽培人工草地、提高畜牧经济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整合国内外学者在扁蓿豆优良抗逆性、遗传资源价值、生态价值、饲用及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分析扁蓿豆对于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应性,为川西北草原退化治理、生态建设提出可行策略,同时也为苜蓿属牧草及其他牧草抗逆性育种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明黔茶1号制成红茶、绿茶和黄茶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为黔茶1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茶样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进行判别。【结果】感官品质得分依次为绿茶(93.18分)>红茶(92.57分)>黄茶(92.29分);水浸出物含量依次为黄茶(46.60%)>绿茶(45.40%)>红茶(40.00%),氨基酸含量依次为红茶(3.81%)>黄茶(3.53%)>绿茶(3.36%),茶多酚含量依次为绿茶(17.85%)>黄茶(17.77%)>红茶(12.37%);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是红茶的21.47倍和21.00倍,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是红茶的4.68倍和4.64倍。鉴定出香气成分50种,其中,红茶45种、绿茶28种和黄茶30种,共有香气成分23种,包括6-甲基-5-庚烯-2-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  相似文献   
340.
根据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特性,在当地主推的水稻品种中早39上选用配方肥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有影响,相比其他处理,均以配方施肥区为最高。无氮区每667 m2产量最低,仅有410 kg。配方肥区水稻每667 m2纯收入1 126.12元,较空白增收183.72元,各缺素处理纯收入由高到低为缺磷>缺钾>缺氮。在水稻产量限制的养分因子中,氮素最为重要,其次为钾和磷。在大田生产中,应适当增加氮肥,稳定施用磷肥,适量增加钾肥,优化氮磷钾的施用比例,提高水稻产量。配方肥的水稻当季利用率达40%,可提高水稻产量和纯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