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阶段,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及投入使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为预防生产建设项目造成严重人为水土流失,确保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落到实处,响应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政策,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精细化更加重要.结合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需要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大中型项目实际勘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无人...  相似文献   
22.
大眼蝉长蝽[Geocoris pallidi pennis (Costa)]作为一种捕食性昆虫,是棉花和其他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室内大规模繁殖大眼蝉长蝽对于棉田害虫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米蛾卵+菜豆叶片饲养作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的人工饲料对大眼蝉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4种人工饲料分别以柞蚕匀浆液、柞蚕脱脂粉、柞蚕全脂粉和柞蚕冷冻干粉为主,并添加蔗糖、玉米油、鸡蛋黄、脱脂奶粉等配制而成.研究结果表明:以匀浆液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喂养效果最佳,大眼蝉长蝽成虫获得率最高,达到了76.0%,若虫发育历期为(34.42±0.80)d、产卵前期为(7.80±0.33)d,均显著长于对照;雄虫体重为(1.88±0.05)mg、雌虫体重为(2.90±0.04)mg,单雌产卵量为(46.10±1.85)粒、卵的孵化率为(0.80±0.04),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
【背景】MUC13基因是调控致使仔猪断奶前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感染的主效基因,该基因上rs319699771位点(G/A突变)能准确鉴别易感和抗性个体,其中GG型是抗腹泻基因型,苏淮猪抗腹泻性能分子选育是通过选留GG型个体来实现。但在选留抗腹泻GG型个体时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胴体、肉质产生不利影响尚未明晰。【目的】旨在分析该位点是否与其它性状关联,以确定基于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性能的分子选育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经济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方法】以313头体重为87.61±0.54 kg的苏淮育肥猪为试验动物,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状,以261头日龄为161.1±0.5 d苏淮后备猪为试验动物,测定其生长、体尺性状,同时采集相应苏淮育肥猪和后备猪群耳组织样提取组织DNA,经过多重PCR反应进行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采用SA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和苏淮猪肉质、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5和0.634,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群体中分别为0.467和0.373;该位点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在苏淮后备群公、母猪群体分别为0.690和0.705,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后备群公、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508和0.480,说明苏淮猪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通过分子选育提升苏淮猪抗腹泻GG型频率的可行性强。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与苏淮猪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关联(P>0.05),可见在苏淮猪育肥猪群体内加大对抗腹泻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选育不会影响到苏淮育肥猪的胴体和肉质性状;苏淮后备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腿臀围指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该位点GG型个体腿臀围平均比比AG型个体腿臀围长1.46 cm,比AA型个体腿臀围长3 cm;与日增重和结测体重的关联性分析有关联趋势(P<0.10),GG型个体相较于AA、AG型个体有提升趋势,对于这三个性状来说,有利基因型都是GG型,说明选留该位点GG型进行苏淮后备猪抗腹泻选育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苏淮后备猪生长相关性状。【结论】据此,苏淮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进行抗腹泻选育的可行性强,同时对于苏淮猪群体,不仅可通过选留提升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GG型频率来提高抗腹泻能力,还能同时实现对苏淮猪群腿臀围、日增重的选育提升。  相似文献   
24.
几种糖类物质对蠋蝽取食行为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捕食范围广的天敌昆虫,糖类物质是昆虫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人工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促食因子。本研究通过在蠋蝽产卵期内补充6种糖溶液,测定其繁殖力参数,并比较蠋蝽对6种糖溶液的取食行为选择,筛选出其中对蠋蝽最具吸引、促食作用最强的糖类。结果表明,糖的相对甜度大小与蠋蝽繁殖力高低无显著相关性,与行为选择有关,蠋蝽对6种糖类取食行为选择的喜好程度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海藻糖葡萄糖肌醇,且都明显高于蒸馏水,表现为偏向选择甜度较高的糖类;补充6种糖类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为:补充麦芽糖或海藻糖溶液能显著地增加蠋蝽的繁殖力,其中补充麦芽糖的蠋蝽产卵量为323.85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6.81粒;补充海藻糖蠋蝽的产卵量为271.13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8.14粒;补充肌醇蠋蝽的繁殖力各项指标最低;补充果糖或蔗糖不能明显提高蠋蝽的繁殖力,但这两种糖类相对甜度较高,对蠋蝽的吸引作用较强,且成本也较低,可作为促食剂加入饲料中或在产卵期补充营养。本研究结果为改良人工饲料中的糖类物质促食因子和提高蠋蝽繁殖力提供了参考,也为深入研究蠋蝽人工饲料中其他种类促食因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樱桃果实鲜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山东地区大面积种植樱桃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樱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的侵害,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影响果品品质的有效提升。详细介绍了樱桃树栽培管理中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提出了在生产实践中立足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的策略,希望给果农朋友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梨黑星病是目前梨园中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发病轻者造成梨树衰弱,果品品质下降,重者花叶枯死,果实早落,果农收益受损,严重制约着梨果产业的长久发展。详细阐述了梨黑星病的致病原因、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了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供果农朋友在梨果生产实践中做参考。  相似文献   
27.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造林树种,杉木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不仅能够提供经济价值也能够改善单一化种植导致的生态问题,为该树种建立合适的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种出材率能有助于复合经营方式的精准决策。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研究区,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立木点云数据,提取并计算立木参数,建立一元材积模型和削度模型,编制一元材积表和材种出材率表。结果表明:激光点云所提取的胸径与实测胸径所拟合的线性模型斜率为0.992 1,R2为0.982 1;研究区最优杉木一元材积模型为指数模型,该模型R2为0.956 3,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5%以内,编制一元材积表可用于研究区杉木的立木材积估计;研究区最优杉木削度方程为改进4参数的Schumacher模型,模型的R2为0.936 8,并以单木结果推算林地单位面积平均径级材种出材量并编制材积表。  相似文献   
28.
室内饲养的蠋蝽种群近交衰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蠋蝽是一种优良的天敌昆虫,可以捕食40余种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害虫。目前蠋蝽的规模扩繁大都采用室内饲养方法,因而种群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近交衰退现象。本研究立足于分析近交繁殖对蠋蝽种群的影响,测定近交繁殖状态下,蠋蝽种群的一系列生命特征,为蠋蝽的规模扩繁提供依据。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连续饲养6代蠋蝽种群,比较近交第6代种群和杂交种群在卵孵化率、各虫态发育历期、重量和性比等方面的差异。近交繁殖第6代种群与杂交种群相比,卵孵化率具有极显著差异,近交种群卵孵化率(43.66%)比杂交种群(66.28%)低22.62%。孵化历期比杂交种群的延长1.7 d。在各龄期历期比较中发现,近交种群的1、2、4和5龄若虫发育历期比杂交种群分别缩短0.29、0.03、0.08和0.51 d,而3龄则延长0.20 d,近交种群若虫发育历期(25.64 d)比杂交种群(26.34 d)短0.70 d。杂交种群各个虫态重量均比近交种群略有增加。在性比方面,近交种群会表现出显著的偏雄性。综上,近交繁殖第6代与杂交繁殖相比,在孵化率与成虫获得率方面显著下降,而在发育历期与各虫态重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在蠋蝽的室内繁殖过程中,应隔一段时间,采集远源虫源进行种群复壮,避免虫源衰退。  相似文献   
29.
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特性及资源化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各类建设项目大量开展,加剧了人、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尤其是土石混合堆弃体不合理处置,不仅浪费大量的土(石)资源,还侵占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程等陆续开展,弃土弃渣资源化利用更是水土保持法的明确要求,因此开展弃土弃渣特性分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预测我国目前已有的弃土弃渣量已接近400亿t;弃土弃渣的物质组成主要是土、砂和石块,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材料更易实现且成本低,更具资源化利用潜力。目前为止,针对弃土弃渣的管理和研究主要是从政策方面制定指导意见,对于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及潜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仍较薄弱。研究从弃土弃渣类型、现状、物质组成及利用潜力评价等方面总结分析,指明以土石混合为主的弃土弃渣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为生产建设单位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切实有效减少弃土弃渣产生及实现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构建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在细毛羊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MSTN编码区序列,克隆入plex-mcs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plex-MST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lex-MSTN包装成plex-MSTN慢病毒。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疆细毛羊成肌细胞,慢病毒感染制备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系,通过马血清诱导分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细胞MSTN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分化肌管的融合率及肌管直径,Realtime RT-PCR检测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克隆的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1 128 bp)与NCBI上公布的序列99.9%同源,仅在外显子2上存在单碱基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过表达MSTN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表明,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的肌管融合率与肌管直径分别为5.69%和12.35 μm,显著低于非转化成肌细胞(10.21%和18.5 μm)(P<0.05);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中的Myogenin、p21、MyoD-基因表达显著下调,Smad3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MSTN基因对细毛羊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确定了MSTN基因与Myogeninp21、MyoDSmad3基因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