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康乃馨等18种观赏花卉天然红色素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总结出天然红色素的主要理化性质和目前国内天然红色素的提取、精制工艺及其发展过程,为天然食用色素中的红色素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来源和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72.
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综合技术方案,攻克了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的国际性难题,并可使水稻产量的估测精度达到93%。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王人潮教授等研究人员经过近20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该系统选用了气象卫星的高分辨率辐射仪资料为主要遥感信息源,通过与1:2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置分析,成功地将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以及常规农业技术相结合,保证了卫星遥感估产的基本精度,同时又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此外,研究人员还完成了水稻遥感数值模拟模…  相似文献   
73.
冀豆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2×nf1(冀黄103)杂交一代为母本,以冀豆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较大,蛋白质含量45.23%,蛋脂总和64.16%,是高蛋白和蛋脂双高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4.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收后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0 kg/hm2施氮范围,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增施氮肥均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40 kg/hm2时,土壤有机碳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就平均施氮水平而言,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随灌溉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适量灌溉 (节水20%灌溉) 促进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从而增加全氮和有机碳含量,但少量或过量灌溉降低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同时增加土壤氮和碳的损失,导致节水20%灌溉的土壤全氮含量(0.9 g/kg)和有机碳含量(14.22 g/kg)最高。就各灌溉水平平均值而言,当施氮达到221 kg/hm2,春小麦籽粒产量(6 365 kg/hm2)达到最大值,春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研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夏大豆播后苗前喷施土壤处理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506.26、562.50、618.75 g/hm2,对杂草的鲜重总防效分别为89.2%、93.3%、94.7%,对马齿苋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9.1%、91.3%、95.0%,对反枝苋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8.1%、98.9%、95.4%,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酸浆的鲜重防效分别为46.4%、80.6%、88.6%,562.50 g/hm2与618.75 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与506.26 g/hm2处理差异显著。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处理后,夏大豆出苗正常,苗后表现出轻微的药害症状,测产结果显示,各剂量处理与人工除草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在夏大豆田中的推荐使用剂量为562.50~618.75 g/hm2,该剂量下药后45 d对阔叶草的鲜重防效为93.3%~94.7%,且对夏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76.
滴灌量对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春玉米高产、节水以及灌溉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对新疆高产(≥15 000kg/hm~2)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新疆奇台总场,采用覆膜滴灌技术,以当地高产玉米滴灌量为对照(I100),设置4个滴灌量水平,分析滴灌量对高产(≥15 000kg/hm~2)玉米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综合2a试验结果表明,当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600mm)的90%(I90)时,6个供试品种籽粒产量无显著降低;多数品种在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80%时产量显著降低,表明降低10%滴灌量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在I90(540mm)处理下,不同品种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7.53~8.67,穗位层透光率为3.5%~4.5%,群体底部透光率为0.5%~0.8%,消光系数为0.56~0.72,产量达到15 686.0~19 135.4kg/hm~2。滴灌量影响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以及各层光分布,改变玉米的群体结构。随滴灌量的降低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90%(I90)时,提高穗下第三叶层的透光率,籽粒产量无显著的降低。因此,在节水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与高效的统一,该灌溉制度(540mm)适宜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克隆纹枯病菌诱导的水稻上调表达基因。[方法]对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获得的纹枯病菌诱导水稻表达的EST序列K16进行电子克隆,根据电子克隆产物设计引物进行RT—PCR、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克隆产物进行功能预测。[结果]克隆出一个长度为1079bp的序列,结构功能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236个氨基酸的蛋白,存在多个功能位点,含有2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和1个C2H2锌指型结构,该基因与水稻WRKY8、WRKY24和WRKY30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经电子克隆获得的纹枯病菌诱导表达的基因为典型的WRKY家族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水稻抗纹枯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以1957~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6期航空和卫星影像为研究数据,利用ERDAS IMAGINE9.2、ArcMap10、Fragstats3.3等软件,选取一些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1957~2012年剑湖研究区景观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和农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河流、沼泽、鱼塘、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湖泊和农地分别减少了203.0hm2和44.5hm2,河流、沼泽、鱼塘、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分别增加了1.2hm2、84.9hm2、42.2hm2、52.2hm2和67.0hm2。(2)景观类型数量、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形状复杂程度和景观多样性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剑湖景观受人为干扰越来越强烈。(3)湖泊主要转移成了沼泽,沼泽主要转移成了鱼塘、农地和有林地,鱼塘转移成了沼泽和农地,农地主要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4)人为驱动因子对剑湖景观演变的影响要比自然驱动因子大得多,总体上形成了以人为驱动因子为主、自然驱动因子为辅的景观演变驱动因子格局。  相似文献   
79.
灌溉量对新疆滴灌密植高产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KWS3564为试材,以新疆当地高产玉米常规灌溉量6 000 m~3/hm~2为对照(CK),设置4 200(T1)、4 800(T2)、5 400 m~3/hm~2(T3)3个灌溉水平,研究灌溉量对新疆滴灌高产春玉米(≥15 000 kg/hm~2)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减少幅度的增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明显下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且在吐丝期更敏感,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的产量随灌溉量的变化存在差异,常规灌溉量(6 000 m~3/hm~2)降低10%(5 400 m~3/hm~2)时,先玉335和KWS3564产量降低5.82%~7.25%,郑单958产量无明显变化,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分生产率。综合比较,5 400 m~3/hm~2灌溉水平适宜在该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林业工作作为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工程,对社会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工程的发展中,苗木培训到移植造林,除了要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艺上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训和移植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