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HBsAg与Somatostatin(SS)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lneo—CMV,构建了pIRESlneo—HBsAg/SSM。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96h提取细胞总RNA,RT-PCR鉴定融合基因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ELISA法测定上清中HBsAg表达情况,结果为阳性。大量提取pIRESlneo—HBsAg/SSM质粒,用Poly D,L—lactide co—glycolicacid(PLGA)微球包裹,注射Vc獭兔后肢胫前肌,以注射生理盐水獭兔为对照。动物常规饲养45d,观察日增重并测定血清中IGF-Ⅰ、SS含量以及抗HBsA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注射后15~30d,质粒注射组日增重较对照组高106.8%(P〈0.01);30d时,血清中IGF-Ⅰ浓度质粒组比对照组高29.2%(P〈0.05);检测整个过程中血清中SS含量,发现注射后30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出现整个试验过程的最低值;质粒注射组血清中抗HBsAg抗体水平在注射后30d时出现峰值,这与SS含量出现最低值相吻合。本试验结果表明HBsAg与SS融合基因免疫獭兔,可以促进动物生长。  相似文献   
42.
将含GRF重组质粒的JM109菌株大量培养,制备原生质体,经1%的戊二醛处理后注射于小鼠肌肉,给予电刺激,提取DNA,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电镜观察到原生质体可以与小鼠肌肉细胞融合;电击可以促进原生质体与肌肉细胞的融合,但100V/cm,50ms的低压、短脉冲电击对GRF在动物体内的表达量上没有被观察到显著差异;可以确诊原生质体介导的GRF基因至少可以在小鼠体内滞留28d以上。  相似文献   
43.
兽用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FN是细胞和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受核酸、细菌内毒素、促细胞分裂素等作用后,由受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广谱抗病毒糖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作用广谱性及无害性等生物学性质。IFN不仅有免疫活性,而且还是体内一种递质和激素样物质,具有抗病毒繁殖、抗细胞分裂增殖及调节机体免疫三大基本功能。主要针对IFN的产生、信号转导路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选取10只1.5岁成年小尾寒羊母羊,分别取卵泡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设置5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空白组不添加VEGF。并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P-ERK1/2表达水平。MTT比色结果表明,当VEGF质量浓度为5μg/L时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大,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P-ERK1/2表达水平随VEGF的添加而显著增加,并在5μg/L时达到最大值(P〈0.05)。但在10、15、20μg/L质量浓度下其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不同质量浓度VEGF对颗粒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以5μg/L的VEGF效果最好。当颗粒细胞培养至48h时,P-ERK1/2表达水平较24h时略有提高,并在5μg/L VEGF刺激时达到最大值。VEGF可能是通过促进P-ERK1/2的表达进而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全球变暖和局部极端高温气候对雄性动物繁殖能力的影响,利用智能光照恒温培养箱模拟持续的热应激环境,建立小鼠热应激模型,设立了31,34,37℃3个不同的热应激温度组和22℃常温对照组,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设置了热应激1,3,5,7,14 d 5个时间组,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分别检测了小鼠精液的HYD、LDH、ACP和ACE等酶活性.结果显示,热应激条件下精子顶体反应相关酶活性均出现异常变化,从而影响精子的顶体反应及受精过程,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机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6.
利用PCR-SSCP技术对版纳微型猪、西藏小型猪、军牧猪和大白猪4个品种的IGF-1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上存在1个SNP(G201A),在外显子4上存在2个SNPs(A440G和T455C).各SNP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在G201A位点,A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在A440G和T455C位点,AT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小型猪的上述2个位点均没有共同的总体特征;2个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极为显著(P<0.01),西藏小型猪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而军牧猪的杂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47.
家兔肌肉组织表达外源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对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Wicks法提取 pc DNA- GRF(1~ 32 )质粒并用 DNA Cacu L ator定量 ,同时制备原生质体。将 5 4只家兔随机分为 9组 ,分别注射质粒 pc DNA- GRF(1~ 32 ) 0 .4(用布比卡因处理 )、0 .4(含 10 %甘油 )、0 .4(含 2 5 %蔗糖 )、0 .2、0 .4、0 .6、0 .8mg及空质粒 0 .1mg和原生质体 1m L( ~ 组 )。分别于注射后 0、3、8、14、19、2 4、31d称重 ;于注射后 0、3、8、19、31d采血并分离血清 ,测定血清中 GH浓度 ,用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布比卡因处理组注射后 3d内GH浓度升高 6 5 %(P<0 .0 1) ,平均日增重 2 9g(P<0 .0 5 ) ;注射 0 .8mg组 31d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多 34 .6 2 %;注射原生质体组 31d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多 40 .5 7%(P<0 .0 5 )。 31d后将家兔屠宰 ,取注射部位肌肉提取 DNA和总RNA,用 PCR和 RT- PCR方法分别检测到了 GRF在肌肉中的存在和表达 ;用 EL ISA方法没能检测到血清中的 GRF抗体。  相似文献   
48.
对鹿茸IGF-15’端调控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鲜马鹿茸顶部组织基因组DNA,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获得马鹿茸IGF-15’端调控序列及部分外显子(命名为CCS1074),用DNAMAN软件进行CCS1074与其他种属IGF-1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使用在线分析程序预测CCS1074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比较分析鹿茸区别于其他种属IGF-1的特有潜在转录因子,进行TATAbox、CpG岛、候选启动子区段及信号肽预测。结果获得了包含部分外显子的鹿茸IGF-1基因5’端(Genbank Accession No.DQ234266);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鹿茸IGF-1与牛、羊IGF-1基因5’端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CCS1074180~310base处存在CpG岛,在142~192、238—288、874~924、1359~1409base处可能存在启动子,存在253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比较发现,ZF5F/ZF5.01和HAND/HAND2-E12.01是鹿茸IGF-1区别于牛、羊、人、猪、家鼠、斑马鱼IGF-1启动子区域的潜在转录因子,这些潜在转录因子与鹿茸生长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试验证实;综合分析表明CCS1074〈1~1580base为鹿茸IGF-15’端区域,1581—1966base为外显子1,1903—1966base为信号肽,1967~〉2087base为内含子1。  相似文献   
49.
采用蛋白酶K法从母牛肝中提取染色体DNA,将其纯化后作为PCR扩增模板。以引物设计软件从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600bp至第1个外显子设计引物,引物长度19nt,跨度637bp。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Marker657bp带附近,出现一明显亮带,这一结果与设计产物大小基本一致。用低温冷冻法纯化PCR产物,煮沸裂解法提取载体pBluescriptⅡKs+质粒,EcoRV酶切质粒DNA,T4DNA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片段和质粒DNA。将重组质粒DNA转化到JM101大肠杆菌中,经筛选、酶切、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50.
根据文献报道的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基因序列和信号肽基因序列 ,设计 10条单链寡核苷酸片段 ,通过 5次 PCR扩增获得 PACAP基因片段 ,同时两端设有 Sm a 和 Xba 酶切位点 ,酶切后将其克隆至 p IRES1- neo质粒中 ,经 PCR、酶切和测序鉴定 ,证明已获得 PACAP基因并构建了 p IRES1- PACAP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