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21.
为研究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杂草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试验设置杂草处理模拟野外环境,研究转基因大豆NZL06-698(GT698)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外源EPSP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转基因大豆GT698的株高(R8期)、百粒重显著高于亲本大豆蒙豆12(MD12),但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结实率显著低于亲本大豆,说明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未增强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力,且转基因大豆在野外的生存竞争能力与亲本大豆相比较弱。试验注意到,杂草环境对转EPSPS基因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限制作用,杂草处理下转基因大豆的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百粒重、结实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叶片及籽粒中外源EPSPS蛋白在杂草处理及对照中均正常表达,且两种处理下的EPSPS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杂草环境中转基因大豆的EPSPS蛋白正常表达,正常提供抗草甘膦性状,但是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没有增加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能力,且转基因大豆的生长受到杂草环境的显著抑制,由此得出结论:与亲本大豆相比,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野外环境中生态适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2.
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和应用,转基因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在环境中富集和降解情况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外源蛋白在环境中的检测和监测成为转基因研究和监管的一个方向.本研究利用模拟自然降解和蛋白酶K两种方式,处理转基因大豆种子(5%GTS 40-3-2),采用Western blot、双抗夹心快速检测试纸条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  相似文献   
23.
棉盲蝽的寄主种类、转移规律、生态分布与寄主的适合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2006年,采用面上普查的方法,初步查明盐城农区绿盲蝽的寄主植物为28科100种,中黑盲蝽为29科105种。通过系统调查结合室内饲养校正,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在棉田内,全年有3次迁入高峰和1次迁出高峰。棉盲蝽具有强烈的趋嫩、趋绿和趋花习性,能随着寄主植物开花顺序依次转移,棉盲蝽的成虫期决定着其虫量的再分配。绿盲蝽2、3、4代和中黑盲蝽的2、3代为棉田的主害世代,其余世代则主要分布在棉田外寄主上。依照当地不同生态区的环境特点,研究了两种棉盲蝽在各生态区的寄主范围、生态分布与危害特征。并且根据两种棉盲蝽对寄主植物取食危害的差异,划分了棉盲蝽对多种寄主的适合性程度。  相似文献   
24.
培养条件对干酪乳杆菌生长及降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的除臭效果,以LDJ菌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及培养时间对LDJ菌株的生长及降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DJ生长和降氨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接种量10%,初始pH 6.0,培养时间36 h.  相似文献   
25.
在福建宁德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进行空间格局研究。聚集度指标表明,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种群与环境共同作用引起。回归模型偏离度计算表明,兰星平的La-X指标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Iwao的X*-X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对3种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6.
农作物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4,他引:4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先进高效的秸秆利用技术,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增加废弃物资源的二次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农作物秸秆固定床干馏釜气固液联产技术,并以湖北省天门市杨林办集中供气示范站为商业化运行典型案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农作物秸秆固定床干馏釜气固液联产技术可以同时产出中等热值(8~12 MJ/m3)的民用燃气和低位发热量达到28 MJ/kg的生物质焦炭,此外还有一定应用潜力的木焦油和木醋液。现有规模商业化运行,电价和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降低了集中供气示范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是其商业化推广前的必要环节,其基因漂移风险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为了明确转EPSPS、PAT基因抗草甘膦大豆S4003. 12和S4003. 14外源基因的逃逸风险,于大豆盛花期选取温室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其受体品种及常规栽培大豆材料花粉,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检测其萌发率,并于带标尺显微镜下观察其花粉粒直径。结果表明:大豆花粉刚离体后萌发活力最强,培养2 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达到最大值约88. 2%,随离体时间延长萌发活力随之下降,室温放置3 h后,花粉几近完全失活;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EPSPS、PAT基因耐除草剂大豆S4003. 12和S4003. 14的花粉离体后的生存能力无显著差异,对花粉粒直径大小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花粉传播能力与非转基因大豆间无显著差异,通过设置隔离区可有效规避外源基因逃逸风险。  相似文献   
28.
徐汉亿  刘标 《食用菌》2000,22(5):35-37
苏北地区自然条件下人工栽培金针菇,出菇期集中在 1 2月至来年的 2月。我们利用低温库进行金针菇周年栽培,取得了成功。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1 低温库及附属设备的建造1 1 库  体 库体建造可利用现有民房改造,也可新建,通常使用面积 2 5m2 左右,内贴聚苯乙烯泡沫板,或双墙中间夹保温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稻壳等,库高 3m为宜。南北两面墙分别在上下左右四角装上排气扇,在使用制冷机时,排气扇两侧需用隔热板密封(如图 1 )。图 1 低温库结构1 2 制冷机 设备选型以经济、实用、便于维修保养为主,要求在 -5℃至室温之…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长沙市园林绿化现状就如何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作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转基因棉花对田间常见非靶标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以新型抗黄萎病转基因棉花JA1为研究对象,以棉叶直接喂饲和人工饲料添加棉花茎叶粉末的方法,分别喂养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72 h和70 d,期间监测蜗牛的死亡率、取食率、体质量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情况,在室内评价其对灰巴蜗牛可能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喂饲亲本棉叶的蜗牛相比,喂饲转基因棉花的蜗牛在上述各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